[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热解析装置回收油泥的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3554.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国;胡桂兰;郭建;于继成;郭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解析 装置 回收 油泥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解析装置回收油泥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一、含油废弃物分类处理:1)将油泥储存池中上层固体含量不超过20%的油泥分离出,作为油泥Ⅰ;同时,将油泥储存池中下层固体含量大于20%的油泥及固体废弃物混合物进行破碎,并在破碎后进行过滤,得到固体颗粒物直径小于2寸的一类油泥原料;2)将油泥Ⅰ进行搅拌及加热,之后,通过三相分离设备分离得到固体含量大于20%的油泥Ⅱ,将油泥Ⅱ按步骤1)的工序处理后得到二类油泥原料;二、向一类油泥原料和二类油泥原料分别中加入调质剂,混合均匀后分别送入热解析装置中热解析处理;三、将热解析得到的油蒸汽冷凝后进行油水分离处理。优点:热解析过程受热更均匀、热利用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废弃物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热解析装置回收油泥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行业内现行主要的含油废弃物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1)在油田采油生产、原油输送、装置检修以及拆油井的过程中,井喷和放喷后总有一些石油无法回收,再加上由于事故、跑、冒、滴、漏等原因会有或多或少的原油流到地上,从而形成落地油泥。落地油泥往往呈棕黑色,泥、水含量较大,有原油的气味。
2)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特别是原油时,存放时间一般较长,特别是战略储备时储存时间更长,这时原油及油品中的高熔点蜡、沥青质、胶质和所夹带的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等无机杂质因密度差便会和水一起沉降积累在油罐底部,形成又黑又稠的胶状物质层,即罐底油泥,其数量一般占该储罐容量的1%-2%。罐底油泥一般含水率高,含油量大而且含油其它有害物质。
3)油气田地面溢油中的地面,主要指油气田区域范围农用或可农用的土壤,也包括沿海滩潦土壤、沙石土壤等;溢油主要指落地原油,也包括落地的煤油、汽油等成品油。油气田产生地面溢油的环节很多,钻井过程中起下钻作业、试井、井喷、清理钻井设备;采油过程中抽油管的断裂,采油树机泄漏,抽油机停产进行作业检修;原油集输过程中集输罐线断裂引起的泄漏以及原油炼制加工等环节均能产生地面溢油,从而形成油泥。
4)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主要来自隔油池的底泥、浮选池浮渣、剩余活性污泥,统称为“三泥”。炼油厂含油污泥的性质复杂,粘度较大,难以沉降,且浓缩困难,脱水和处理技术难度大。
5)油泥等污染物质的盛装物质,例如编织袋等。
6)油品盛装过程中产生的油桶等废弃物。
以上几种废弃物都存在脱水性能差,部分污染物质含盐量高,含重金属及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毒物质,还有部分污染物对环境还具有放射性污染。平时,这类污染物质均被归为危险废弃物,处理成本非常高,给生产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热解析是目前最具理论研究价值以及工业应用价值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在惰性气氛中,将含油污泥加热到400-1000℃,使其中的有机物发生热裂解或者热缩反应,产生低分子量的可冷凝油产物以及小分子的不可冷凝气体产物,并得到固体残渣,这些产物比原始含油污泥可能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且可以根据热解反应条件的控制对主要产物进行选择。大多数的油泥在进入热解析装置前没有进行预处理,或是只采用机械脱水、破碎等预处理方式,没有从油泥的性质及种类考虑,预处理方法单一。
中国专利201921537825.1提及了一种含油污泥工业化热解析处理工艺系统,包括进料系统、热解系统、出料系统、热解气除尘和净化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循环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中国发明专利202010625573.0提及了一种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进料装置、油泥热解装置、排渣装置和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其中油泥预处理装置包括原料油泥破碎机、油泥三相分离机和油泥池等。这两项专利的处理对象均为油泥,处理对象单一。其中中国发明专利202010625573.0中油泥预处理装置简单,未对处理对象进行细化筛分,导致油泥受热不均匀,降低热量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