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可凝结颗粒物治理有色烟羽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3472.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5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湖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6;B01D53/00;B01D46/00;B01D46/24;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凝结 颗粒 治理 有色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可凝结颗粒物治理有色烟羽的设备,包括喷淋机构、过滤机构和移动机构,过滤机构一端安装在喷淋机构一侧表面,过滤机构与喷淋机构连接,过滤机构另一端安装在移动机构内部,过滤机构两端与移动机构顶端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可凝结颗粒物治理有色烟羽的设备的使用方法;打开电机,电机带动螺纹丝杆转动,滑动套筒内为螺纹结构,通过螺纹丝杆与滑动套筒配合带动滑动板竖直移动,通过调节滑动板的位置,能够方便对第二过滤管和第一过滤管进行更换,防止长久使用,颗粒物对其进行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烟羽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可凝结颗粒物治理有色烟羽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有色烟羽的治理不仅仅是人们观感的纯视觉概念,更是对锅炉余热回收、节水、污染物脱除等多方面考量的综合概念。尤其是采用湿法脱硫的电站锅炉,燃煤火电机组一般采用湿法脱硫技术来去除烟气中的SO2。采用湿法脱硫的脱硫塔出口烟气中水蒸汽处于饱和状态,至烟囱遇冷凝结成为雾状,在烟囱出口进一步冷却形成白烟。排烟出现冒白烟现象主要是其含有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液滴,在小液滴集聚长大过程中气体由雾状逐渐发展成白烟状。现有烟气脱白治理方法包括浆液冷却器法、直接加热法、冷凝再热法等众多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CN110966617A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尾气余热利用与有色烟羽消除的双效装置,包括烟气-有机工质换热器、烟气-水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金属波纹管、截止阀、热水泵、水-水换热器、U型管以及膨胀阀。本发明所采用的方式即为冷凝除湿方式,通过两级冷却和热泵技术,把烟气温度降到T,在有效降低烟气中含湿量以消除有色烟羽的同时把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与品质提升,用于供热,具有环保和节能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可凝结颗粒物治理有色烟羽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用于烟羽治理的设备往往通过喷淋塔进行喷淋吸附,无法保障高效的凝结治理效率,而且之后对烟羽过滤时无法实现快捷更换过滤装置,长时间使用影响对烟羽的治理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控制可凝结颗粒物治理有色烟羽的设备,包括喷淋机构、过滤机构和移动机构,过滤机构一端安装在喷淋机构一侧表面,过滤机构与喷淋机构连接,过滤机构另一端安装在移动机构内部,过滤机构两端与移动机构顶端连接;
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水平隔板、限位板、进气口、循环水管、循环水泵、喷淋头、竖直隔板、排污口和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安装在喷淋管下方两端,喷淋管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上表面,水平隔板、限位板和喷淋头均安装在喷淋管内部,水平隔板固定安装在喷淋管内部上方,水平隔板与喷淋管上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水平隔板下方,喷淋头安装在水平隔板下方,喷淋头通过限位板固定在喷淋管内部,喷淋头顶端贯穿水平隔板,喷淋头底端贯穿限位板,喷淋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竖直隔板,循环水管安装在喷淋管上方,喷淋管底端设有排污口,竖直隔板固定固定安装在喷淋管侧表面,竖直隔板中心位置设有圆形通孔;
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管、竖直连接板、水平连接板、固定板、第二过滤管、调节块、固定套、套环和排气口,第一过滤管、竖直连接板、水平连接板和固定板从左往右依次安装,第一过滤管一端固定安装在竖直连接板侧表面上,第一过滤管另一端设有排气口,竖直连接板和固定板之间安装若干连接板,连接板一端与竖直连接板侧表面固定,连接板另一端与固定板侧表面固定,第二过滤管和调节块安装在若干连接板之间,第一过滤管表面包覆安装有套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湖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湖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