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器具用出水阀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3297.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圣德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F16K31/7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器具 出水 阀门 | ||
1.一种保温器具用出水阀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阀壳体(10),该阀壳体(10)中部贯设有一第一温度腔(11),该第一温度腔(11)下部开设一凹槽(12),且该第一温度腔(11)与该凹槽(12)交接处设置一锥形座面(13);
一密封组件(20),位于该凹槽(12)内,包含一相对于该凹槽(12)上下移动的密封块(21),该密封块(21)上端设置一密封部(22),在该密封部(22)顶抵在该锥形座面(13)时形成密封;该密封块(21)内部开设一浮力空腔(23);该密封块(21)的外围开设有多个透过孔(24);
一夹层部(30),环绕设置在该阀壳体(10)的外围,该夹层部(30)中部设置一第二温度腔(31),且对该第一温度腔(11)形成包围;该夹层部(30)上下端面对应开设有滑孔(32),在每个该滑孔(32)内各滑动连接有导向部(33),上下对应的两个导向部(33)之间设置一降温部(34),该降温部(34)与两端部的该导向部(33)的中部均开设有中孔,且彼此连通;下部的该导向部(33)的下端与该密封组件(20)固定连接,且向该密封组件(20)底部延伸导通,该导向部(33)起到稳定该密封组件(20)的作用;以及
一记忆弹簧(40),该记忆弹簧(40)套设在下部的该导向部(33)上,该记忆弹簧(40)下端落在该第二温度腔(31)的底部,该记忆弹簧(40)的上端顶抵在设置于该导向部(33)上的挡环(331)下沿;
其中,首先将阀门置于保温器具的上端口,因此,保温器具下部形成第三温度腔;在自然状态下,该密封组件(20)由于重力作用,其上端的密封部(22)与该锥形座面(13)之间形成一入液通道;然后向第一温度腔(11)内通入液体,并通过入液通道流入保温器具的下部的第三温度腔,当下腔内充满液体后,利用浮力作用将密封组件(20)抬起,密封部(22)与锥形座面(13)闭合,并通过记忆弹簧(40)加强密封效果,然后,可在第一温度腔(31)内导入不同的液体,且两种液体不会混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器具用出水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过孔(24)为倾斜孔,其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至少为45度;所述密封块(21)上端设有一锥形面(25),该锥形面(25)最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下压杆(26),且该下压杆(26)上可上下移动连接有一压板(27),且在该压板(27)上端面设置两个拨动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器具用出水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2)通过相邻设置在该密封块(21)上端的第一环形面(221)以及第二环形面(222)相交形成,该第一环形面(221)与第二环形面(222)相交处形成一环形交线(223);当该密封块(21)通过浮力上升,使流入通道开口逐步缩小,最后利用该环形交线(223)抵触在该锥形座面(13)上,而形成密封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器具用出水阀门,其特征在于:位于该降温部(34)下部的导向部(33)下端口设置一压块组件(34),该压块组件(34)包含一导向杆(341)、一连接在该导向杆(341)上端的配重块(342)、一连接在该导向杆(341)下端的挡盘(343)、以及密布在该挡盘(343)上的导液孔(3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器具用出水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腔(31)上端连通一可拆卸连接的端盖(3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器具用出水阀门,其特征在于:位于该降温部(34)上部的所述导向部(33)上端口设有一挡片,该挡片中部开设通孔,该挡片位于该导向部(33)端口外沿且向内侧延伸凸起一定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圣德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圣德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2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