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P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3196.3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孙牡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牡花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67/00;C08K13/06;C08K9/02;C08K3/22;C08K5/098;C08K5/31;C08K5/4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 抗菌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塑料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PP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P抗菌塑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110‑130份、硬脂酸钙3‑10份、改性氧化锌8‑21份、焦磷酸型钛酸酯偶联剂0.5‑2份、抗菌剂0.5‑1.5份、抗氧剂1‑2份、增塑剂1‑3份、聚酯纤维32‑48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P抗菌塑料,由聚丙烯、硬脂酸钙、改性氧化锌、焦磷酸型钛酸酯偶联剂、抗菌剂、抗氧剂、增塑剂和聚酯纤维制备而成,各组分相互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PP抗菌塑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P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oyropylene,PP)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包装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是目前世界高分子材料中用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产品,主要是由于其原料来源多、价格低、材料性能优良、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同时又具有易于加工成型的优点。
抗菌塑料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新型材料,通常在塑料中添加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抗菌剂而制得。正因为材料本身被赋予了抗菌性,用抗菌塑料制成的各种制品具有卫生自洁功能,而且抗菌塑料的长效性可与制品使用寿命同步,既方便又经济。
现有的PP抗菌塑料应用广泛,但是也有其不足,主要表现为韧性、耐低温、耐老化性能较差,且成型收缩率大、易燃烧,同时抗菌效果一般。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高强度、高性能、抗菌效果好的PP抗菌塑料是本领域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P抗菌塑料,旨在解决现有的PP抗菌塑料韧性、耐低温、耐老化性能及抗菌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P抗菌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110-130份、硬脂酸钙3-10份、改性氧化锌8-21份、焦磷酸型钛酸酯偶联剂0.5-2份、抗菌剂0.5-1.5份、抗氧剂1-2份、增塑剂1-3份、聚酯纤维32-48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115-125份、硬脂酸钙5-10份、改性氧化锌10-19份、焦磷酸型钛酸酯偶联剂0.7-1.5份、抗菌剂0.7-1.3份、抗氧剂1.3-2份、增塑剂1.5-3份、聚酯纤维35-4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118-123份、硬脂酸钙5-7份、改性氧化锌12-17份、焦磷酸型钛酸酯偶联剂1-1.3份、抗菌剂0.9-1.1份、抗氧剂1.5-1.8份、增塑剂1.7-2.3份、聚酯纤维37-43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120份、硬脂酸钙6份、改性氧化锌15份、焦磷酸型钛酸酯偶联剂1.2份、抗菌剂1份、抗氧剂1.5份、增塑剂2份、聚酯纤维41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菌剂包括65~70wt%硬脂酸胍和30~35wt%2-甲基-3(2H)-异噻唑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氧剂包括42~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58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改性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重量比10:(3-5)称取定量氧化锌和硝酸铋放入球磨罐进行球磨,将原料打碎;向球磨罐中加入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混合后球磨20min~30min,得到白色粉末;将粉末放入置于马弗炉里,匀速升温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400~650℃,并保温1~2h,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牡花,未经孙牡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