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数据采集的测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2775.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菲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00 | 分类号: | H01H1/00;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数据 采集 测距 装置 | ||
一种电网数据采集的测距装置,包括:断路器、底座、固定装置、显示装置;所述底座设置在断路器上,底座内设置有拉杆,在拉杆的顶部设置有触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轻绳、上滑板、下滑板;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通过滑槽滑块结构连接,所述轻绳设置在上滑板与下滑板内部,轻绳一端连接触头;所述显示装置固定于断路器的外部,显示装置为一端封闭的U型透明管道,其内设置有主位移块和显示计量块,所述显示计量块靠近封闭一端,所述主位移块与显示计量块之间充满液体,主位移块上方与轻绳另一端相连,显示计量块所在的显示装置的一端外壁面设置有刻度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网数据采集的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现场的数据不但包括功率,电压、电流等测量数据,还包括分合闸、过流、速断等操作及事故所产生的事件数据。当发生事故而导致跳闸时,还要记录现场的故障录波数据,可见,需要通信的数据量是一般工业控制中所无法比拟的。由于电力系统现场数据的变化非常快,一次过流可能只维持十几毫秒,数据稍纵即逝,所以对数据的实时性、通信速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在电路系统中,断路器通过触头开闭来断开、闭合电路,由于触头的位移曲线可以反映出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超程等机械特性,因此,监控动触头的位移曲线可以很好的得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在断路器停止工作时,控制断路器分合闸动作来检测断路器内部动触头的运动形成,其中动触头包括触头本体包括触头本体和触头本体连接的带动触头往复移动的拉杆。
由于断路器的尺寸不断减小,其内部的空间也随之减小,装置内部设置传感器不太容易实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通过将断路器内部的触头位移转化为测量装置内液体移动的液面高度,通过对转化后的液面位移进行测量从而测量出触头的位移距离,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网数据采集的测距装置,包括:断路器、底座、固定装置、显示装置。
所述底座设置在断路器上,底座内设置有拉杆,在拉杆的顶部设置有触头。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轻绳、上滑板、下滑板。
所述上滑板与下滑板通过滑槽滑块结构连接,且下滑板与断路器内部固定设置,所述轻绳设置在上滑板与下滑板内部,轻绳一端连接触头。
所述显示装置固定于断路器的外部,显示装置为一端封闭的U型透明管道,其内设置有主位移块和显示计量块,所述显示计量块靠近封闭一端,所述主位移块与所述显示计量块的边缘紧贴显示装置内壁,且主位移块与显示计量块之间充满液体,主位移块上方与轻绳另一端相连,显示计量块所在的显示装置的一端外壁面设置有刻度尺。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断路器内部的触头位移通过测量装置转化为液体移动的距离,从而解决内部尺寸小,不易测量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一个轻质量、摩擦阻力小的轻绳作为转化移动距离的媒介,通过将轻绳一端设置在触头上,另一端连接液面的活塞,触头拉动轻绳,从而使得活塞拉动液体管内的液体,液体管足够的细,对触头的影响就会降到足够的低,二液体管内液面移动形成的空腔,即为触头位移产生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距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1-3所示:1-断路器、2-底座、3-位移装置、4-固定装置、5-显示装置、21-拉杆、22-触头、31-下磁铁、32-外磁铁、41-轻绳、42-上滑板、43-下滑板、44-滑块、51-主移动块、52-显示计量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菲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菲迈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压接地故障智能诊断仪
- 下一篇:电芯制造设备及其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