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环梁支撑结构的双膛石灰窑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2401.4 | 申请日: | 202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左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环 支撑 结构 石灰窑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般焙烧炉、窑、烘烤炉或蒸馏炉的零部件、附件或这类炉特有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环梁支撑结构的双膛石灰窑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带环梁支撑结构的双膛石灰窑,包括两个窑膛单元(1),其特征是:每个窑膛单元(1)包括预热带(11)、煅烧带(12)、冷却带(13)、支撑环梁(14)、盖板(15)、喷枪(16)和耐材层(17),两个窑膛单元(1)相对设置。一种带环梁支撑结构的双膛石灰窑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①编号;②煅烧1#;③煅烧2#;④循环。本发明便于制造和安装,节省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般焙烧炉、窑、烘烤炉或蒸馏炉的零部件、附件或这类炉特有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环梁支撑结构的双膛石灰窑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双膛石灰窑的工作原理是由两个并列的窑膛组成一座石灰窑,在一个窑膛煅烧时,热烟气从煅烧带下部中间通道进入另一个窑膛预热其中的原料直至一个煅烧周期结束,系统自动切换到另一个窑膛煅烧,如此循环生产。这种方式使煅烧过程热烟气流动方向与物料流动方向一致(都是从上往下流动),形成并流煅烧,获得高活性度的石灰;同时,煅烧后的热烟气余热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不仅确保得到高活性度的石灰,而且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因此逐渐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市场上主流双膛石灰窑窑型有三种类型,描述如下:
1. 牛腿支撑的双膛石灰窑:
该窑内部环形通道是由耐火材料从底部砌筑至通道顶部而形成,同时环形通道处拱形耐材形成的窑墙又作为上部煅烧带耐材的支撑。因通道阻力大容易积料,每周需停窑约2小时,用来清理环形烟气通道和中间烟气通道(现场利用空气炮和人工配合清理),因而劳动强度大,且清理过程需中断生产,对生产的稳定性不利,目前属于已基本淘汰。
2. 悬挂缸式的双膛石灰窑:
结构特点是采用特殊钢板(耐热不锈钢厚板)制做成内部真空的一段窑壳,用焊接方式焊接后悬挂在煅烧带正常窑壳下部,与下部窑膛形成一个环形烟气通道,与中间通道相连。运行过程中悬挂缸内部通冷空气冷却。
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i. 中间烟气通道仍需定期(15-20天一次)停窑清理,清理过程中断生产;
ii. 悬挂缸材质为S309不锈钢,设计结构复杂,制作过程中焊接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iii. 运行过程中悬挂缸内部需要采用风机送风冷却;
iv. 为确保窑体安全,在停电情况下需采用柴油风机送风冷却。
3. 角环型的双膛石灰窑结构形式:
该结构特点是采用特殊钢板(309S耐热不锈钢厚板)制做成角环结构,角环内部真空结构,通过将下段窑膛直径增大一倍的窑壳,利用物料的自然堆积角在大小窑膛交接处形成一个环形烟气通道,与中间通道相连。上部窑膛支撑在角环这一段特殊结构的窑膛上,内外均无需另增加支撑来补强结构强度。运行过程中角环内部通冷空气冷却。
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i. 窑膛下部内径增大一倍,钢结构工程量和土建工程量增加约5%;
ii. 角环结构采用309S耐热不锈钢板,设计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难度大,价格昂贵,制造周期长;
iii. 角环处特殊挂件和特殊耐材,设计使用大量特异型砖,材质要求特殊,制造难度大,成本高,且不利于后续续维修更换。
iv. 运行过程中角环内部需要采用风机送风冷却;
v. 为确保窑体安全,在停电情况下需采用柴油风机送风冷却。
vi. 窑膛设计煅烧带太短,实际生产时产量不能达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流通阻力、避免烟灰堆积、便于安装、节省投资的窑设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环梁支撑结构的双膛石灰窑及其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