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1758.0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虞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5/564;D01F1/10;D01F6/92;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化学纤维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涤纶丝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份;抗菌剂1‑8份;包覆剂20‑40份;所述抗菌剂为甲壳素、茶多酚和纳米银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包覆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涤纶丝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抗菌剂混合后纺丝,再在母丝外喷涂包覆剂得到。本申请的组合物/产品该组合物可用于涤纶丝的制备,其具有兼顾涤纶丝抗菌效果以及耐磨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化学纤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涤纶丝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经纺丝和后处理得到的纤维。涤纶丝主要适用于包覆纱、袜子、纱线、手套、地毯、窗帘等各领域。
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对织物的要求和功能也逐渐增多,例如抗菌功能。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PET原料中混入抗菌颗粒,再采用熔融的方式纺丝,或者将涤纶丝浸泡至抗菌液中,使得涤纶丝外表面粘附抗菌液,获得具有抗菌功能的涤纶丝。
上述相关技术中,PET原料混入抗菌颗粒后再纺丝,会影响涤纶丝的耐水洗性,从而提高涤纶丝起球的概率;在涤纶丝外表面粘附抗菌液,其粘附效率不高,且耐水洗性差。使得涤纶丝的抗菌效果以及耐磨性能无法同时兼顾。
发明内容
为了兼顾涤纶丝的抗菌效果以及耐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丝,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0份;
抗菌剂1-8份;
包覆剂20-40份;
所述抗菌剂为甲壳素、茶多酚和纳米银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包覆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涤纶丝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抗菌剂混合后纺丝,再在母丝外喷涂包覆剂得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下称PET)作为涤纶丝的主要原料添加,作为所有组分的基料。抗菌剂中,甲壳素是一种从海洋甲壳类动物的壳中提取出来的多糖物质,具有天然的抗菌除臭效果;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为白色不定形粉末,易溶于水,具有有效的抑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纳米银是有效的抗菌物质,银离子与微生物接触后,造成微生物共有成分破坏或产生功能障碍。包覆剂中,使用水性树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制备时,将抗菌颗粒均匀分散于PET中,与PET共同熔融纺丝,获得包含抗菌颗粒的涤纶丝,在此基础上,在涤纶丝外设置包覆层,在涤纶丝外形成光滑完整的保护层,提高涤纶丝的耐磨性,一方面减少静电产生,另一方面包覆层可以将纤维的毛羽固定,进一步减少起球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剂包括质量份数比为1:(0.2-0.27)的甲壳素和纳米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试验可知,可获得更好的抗菌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甲壳素的平均分子量为5w-20w。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试验可知,使用该分子量范围内的甲壳素,其抗菌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剂还包括聚乙烯醇,所述甲壳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份数比为1:(0.05-0.1);所述抗菌剂由以下步骤得到:先将甲壳素和纳米银在800-20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颗粒,再将混合颗粒进行造粒,造粒时向其中均匀喷的聚乙烯醇,造粒后得到抗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工平台用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尘室保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