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冷散热器的防雨充电桩用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91373.4 | 申请日: | 2021-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7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陆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源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E04H1/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冷 散热器 防雨 充电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水冷散热器的防雨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其包括充电桩冷却体,充电桩冷却体至少包括防雨机构,防雨机构包括充电桩本体、侧板和顶板,顶板大于充电桩本体的宽度,顶板用于对由恶劣天气导致的雨雪进行阻挡;第一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架、侧口、冷却口、竖管和横管,横管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横管用于对若干个竖管之间形成连通;第二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安装架、传动凸轮、传动轴、驱动马达、冷却板和进口。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防雨机构可对于外界产生雨雪进行阻挡,经第一冷却装置与第二冷却装置可对于充电桩本体形成端部均匀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水冷散热器的防雨充电桩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桩,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即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在对于现目前的充电桩进行安装使用时,直接将充电桩的表面裸露于外界,以至于当恶劣的天气形成时,即雨雪天气,充电桩的表面会受到一定的腐蚀作用,进而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得到缩短,同时在充电桩长时间使用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热量产生,进而会影响充电桩对于物体充电的效率,其次,当温度过高时,充电桩还在使用的阶段中,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水冷散热器的防雨充电桩用散热装置,以便于解决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水冷散热器的防雨充电桩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基于水冷散热器的防雨充电桩用散热装置,包括充电桩冷却体,所述充电桩冷却体至少包括:
防雨机构,所述防雨机构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侧端经螺栓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端部一侧铰接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大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宽度,所述顶板用于对由恶劣天气导致的雨雪进行阻挡,所述顶板采用镍铬合金材料;
本发明的防雨机构在具体工作时,通过充电桩本体与地面进一定的安装后,经螺栓侧板与充电桩本体进行安装后,通过铰接设置的顶板呈水平状态,当天气情况恶劣时,通过顶板的作用可对于恶劣天气产生的雨雪进行阻挡,同时顶板亦可对于进行一定的光照遮挡,以至于充电桩本体处于阴凉的环境中,增强使用寿命,同时顶板采用优选的镍铬合金材料,其镍铬合金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热与耐腐蚀性,对于进行外界空气污染物具有较高的耐久使用性,即再次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人工成本。
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架,所述冷却架呈中空的矩形,所述冷却架套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表面上,所述冷却架的相对侧端开设有侧口,所述冷却架的另一侧端相对开设有冷却口,所述冷却口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竖管,所述竖管用于存储液体冷却水流,所述竖管之间横向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横管用于对若干个所述竖管之间形成连通;
本发明的第一冷却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冷却架与充电桩本体的表面形成套接,以至于冷却架与充电桩本体形成活动套接,此时,可将液体水流由其中的一个竖管的内部置入,经横管的连通作用,可使得等间距的若干个竖管及两个横管内部均可存满液体水流,进而通过竖管与横管的作用,可使得对于充电桩本体的一相对表面形成均匀降温作用,即防止充电桩本体在长时间的室外接受温度的腐蚀及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其充电桩本体受到等间距的水流接触降温冷却,从而加强工作效率,减小安全隐患,此外所述冷却口的内侧端部安装有内板,所述内板用于对减小所述竖管及所述横管与充电桩本体的长时间接触,防止降温过久造成充电桩本体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源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源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