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客运车辆车厢雾化喷洒消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0401.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涛;杨涵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洪涛;杨涵麟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A61L2/26;B60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 客运 车辆 车厢 雾化 喷洒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客运车辆车厢雾化喷洒消毒装置,包括控制按钮、雾化喷头、两位三通电磁阀、储液罐、汽车储气罐,气管,输液管。控制按钮设置在驾驶室内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两位三通电磁阀控制车辆储气罐内压缩空气进入储液罐,储液罐立管设置在储液罐内与储液罐出液口相连,出液口通过输液管与雾头喷头相连,雾化喷头数量在一个以上,均匀间隔交叉分布固定在车厢内两侧座椅旁。雾化喷头喷嘴向上,对准车厢上部空间,本公交客运车辆雾化喷洒消毒能够实现一键控制储液罐内消毒液通过雾化喷头对车厢内部全范围区域进行雾化喷洒消毒,并有效预防车厢内病毒感染与传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客运车辆汽车车厢内的快速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公交客运汽车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也是城市百姓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公交客运车辆运营中客流量大乘车人员密集,乘车人员无法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接触病毒风险高,尤其是传染性病毒流行期间。病菌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途径及以及密切接触传播。患病携带病毒病菌的乘客乘车中。打喷嚏、咳嗽、说话产生的飞沫以及呼出的气体,以及接触到的座椅、扶手杆、拉手等部位,都加大了产生乘客交叉感染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如何保障和提高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安全性,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出行、放心出行,尤其遇到流行传染性病毒期间己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公交客运车辆车厢内传统消毒方法是对车辆每趟次终点停靠时,由专业人员使用喷壶对车厢内部各部位进行人工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通风。由于车辆运营中由于终点站中转停靠过程中,有时站点停靠时间短,并且人工消毒过程费时费力,有时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易造成乘车人群交叉感染与病毒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消毒时间短,省时省力,消毒效果显著的公交客运车辆车厢雾化喷洒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公交客运车辆车厢雾化喷洒消毒装置、包括汽车电源、控制按钮、雾化喷头、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设有排气口,两位三通电磁阀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汽车储气罐相连,另一端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储液罐进气口相连,储液罐上端设有加液口,储液罐出液口通过输液管与座椅旁雾化喷头相连。
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驾驶室内,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开启与关闭。
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开启与关闭,主要控制汽车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进入储液罐内的状态。
所述汽车储气罐为公交客运车辆空气压缩机储存压缩空气的储气罐。
所述储液罐为密封储存消毒液的储存罐。
所述储液罐出液口另一端与储液罐立管相连,储液罐立管设置在储液罐内,底部与储液罐罐底相距3~5mm之间。
所述雾化喷头数量在一个以上,均匀间隔交叉分布固定在车厢内两侧座椅旁。雾化喷头喷嘴向上,对准车厢上部空间。
本发明优点是:
使用该装置车厢内消毒通过驾驶员控制按钮一键启动,交叉分布在车厢内雾化喷头对车厢内部全范围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消毒过程在十秒钟内完成,该装置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雾化喷洒效果好,与传统人工消毒方式相比使用方便、缩短消毒时间提高消毒效率,消毒效果显著,有效预防车厢内病毒感染与传播。
附图说明
图1为公交客运车辆车厢雾化喷洒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交客运车辆车厢雾化喷洒消毒装置车厢内部分布示意图。
图中:1–汽车电源,2–控制按钮,3–二位三通电磁阀,4–电磁阀消音器,5–电磁阀出气接口,6–电磁阀进气接口,7–汽车储气罐,8–储液罐,9–储液罐进气口,10–储液罐加液口,11–储液罐出液囗,12–液面观察口,13–储液罐立管,14–气管,15–输液管,16–雾化喷头,17–汽车座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洪涛;杨涵麟,未经杨洪涛;杨涵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0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