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0160.X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易柏伟;张梓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景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F04D13/10;E21B47/12;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8 | 代理人: | 方明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井下 流量 参数 载波 方法 | ||
1.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部件组装: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有电机、保护器、潜油泵,通过电力线进行载波通信,利用电力线路作为通信媒质通信方式,再将压力传感器、压力器安装在潜油泵底部,温度检测器、电磁流量采集器以及微波检测器安装在潜油泵内部,同时其检测端部延伸出潜油泵外部,在潜油泵内部安装数据采集集成芯片;
S2、基站搭建:在井上搭建控制柜并将控制器和传感器传输线架设在基站上,同时电机通过电缆与设置在井上部分控制柜内的控制器连接,并安装好投放及回收装置;
S3、电缆投放:将潜油井下母对接连接在潜油泵上端进行固定,并缓缓地将潜油电缆下入井中,通过笔尖原理实现井下电缆湿接头对接;
S4、压力采集:通过井上基站内的控制器控制潜油泵内的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器对井底的环境压力和液压进行数据检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器感受压力信号,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地输出的电信号;
S5、微波及流量检测:通过井上基站内的控制器控制电磁流量采集器以及微波检测器来对井底的井液流量和流速进行检测以及井底井液波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进行收集;
S6、温度检测:通过井上基站内的控制器控制温度检测器打开并对井底井液温度以及潜油泵内部各元件温度进行数据采集;
S7、数据收集:通过压力传感器、压力器、温度检测器、电磁流量采集器以及微波检测器检测的数据进行信号的转换形成电信号,实时监测井下的环境压力、泵进口流量、含水、压力、井液温度值、机组温度值、机组振动值以及星点泄漏电流多个工况参数,并通过潜油泵内部的电力线路输送给数据采集集成芯片,并集中地对数据进行储存和收集;
S8、载波信号输送:将数据采集集成芯片测到的井下流量、含水、压力、温度等数据通过引入极低频电力线载波方法,分析电力线载波传输特性和信道模型,并分析采用极低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的优越性,基于所得的井下多元传感器的信道模型,结合井下多元传感器通信方式的特点和要求研制井下多元传感器的通信线路,最后基于极低频电力线载波方法为井下潜油泵井下流量、含水、压力、温度等多参数载波传感器设计系统传输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的潜油泵内部嵌设有密封垫和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的钢索和电缆一同下放入井内,下放速度控制在5m/min-8m/min,下放深度控制在1500m-300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的压力传感器和压力器数据检测时间控制在10-2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的电磁流量采集器以及微波检测器检测时间控制在5-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温度检测时间控制在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的井下信号发送方法是通过信号采集电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将信号通过光电隔离传输给调制芯片,再通过功率放大电路将信号传输给电缆,并通过电缆将信号传输到井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泵井下流量多参数载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的井上信号接收方法是将电缆传输来的电信号通过隔离耦合变压器传输给浪涌保护电路,并通过带通滤波将信号放大并传输给井上的解调芯片,解调芯片将信号数据解析并通过光电隔离传输给单片机,再通过单片机传输给LCD显示屏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景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景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01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数据流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