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荧光探针及制备以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89937.0 申请日: 2021-01-22
公开(公告)号: CN112920113B 公开(公告)日: 2022-08-16
发明(设计)人: 颜金武;刘金胜;张雷;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15/38 分类号: C07D215/38;C07D409/06;C07D401/06;C07D405/06;C09K11/06;A61K49/00;G01N21/64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刘瑜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靶向 淀粉 蛋白 荧光 探针 制备 及其 阿尔兹海默症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荧光探针及制备以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该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中的荧光探针是以6‑二甲氨基‑1‑甲基喹啉作为母体结构的化合物,该荧光探针具有发射波长长,Stock位移大,能特异性检β淀粉样蛋白,且对组织细胞中的粘度较为敏感,对粘度具有很好的响应,在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后,荧光信号明显增强,可以用于检测β淀粉样蛋白和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对于阿尔兹海默症诊疗探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荧光探针及制备以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原因导致的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病症主要为记忆退行性丧失,认知和学习能力减弱等。针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致病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通过大量病理学研究,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致病机制主要有3大经典假说:Aβ蛋白沉积假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和胆碱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假说。其中Aβ蛋白沉积假说可行度极高。在病理学特征中主要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沉积形成老年斑。正常情况下,Aβ蛋白是由前体APP水解并通过血脑屏障输送出大脑,或者受体介导的细胞的吞噬将其清除。但在病理状态下,Aβ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大量的Aβ蛋白过度聚集从而形成斑块沉积在大脑内,诱发神经性毒性。

目前,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精神和认知能力的测试,病理确证通过尸体大脑组织的病理学特征观察Aβ斑点和Tau的纤维化。近些年,成像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监控和诊断Aβ斑点和Tau纤维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磁共振成像(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用于体内和体外评估阿尔兹海默症,大大提高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确证手段。但是,PET在成像Aβ蛋白时灵敏度较低,MRI只能检测到尺寸大于50μm的Aβ斑点,而SPECT技术中的碘化探针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并且具有放射性的辐射。所以需求花费低,选择性和灵敏性高,分辨率高,使用安全便捷的阿尔兹海默症检测方法是亟待解决的。

荧光探针成像技术因为其优良的选择性,灵敏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分辨率等被用于早期阿尔兹海默症的诊断,其中近红外荧光(NIRF)探针成像技术由于它的组织穿透力强,背景干扰小和分辨率高等优点被许多科学研究者开发研究。近年来,Aβ蛋白的荧光探针发展迅速,已经有很多荧光探针用于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概括来说,这些Aβ蛋白荧光探针的结构主要是供体、连接桥和受体三部分组成。比如噻吩类衍生物(NIAD-4、NIAD-11、NIAD-16)、噁嗪类衍生物(AOI-987)、姜黄素类衍生物(CRANAD-2、CRANAD-3、CRANAD-58)和喹啉-丙二腈类衍生物(DCM-N)等。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喹啉类化合物(QM-FN-SO3)主要作为抗疟疾的药物。除了抗疟疾的作用之外,含有喹啉环的很多药物还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增强记忆、抗抑郁和抗高血压等生物活性。随着荧光探针成像技术的发展,喹啉类化合物因为具有很好的成药性,并且喹啉类探针具有发射波长在近红外,Stock’s位移大,信噪比高等特点,在荧光探针成像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荧光探针化合物在制备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在制备检测β淀粉样蛋白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其能够靶向β淀粉样蛋白。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荧光探针化合物在制备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荧光探针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