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89758.7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涛;张青云;司春棣;陈志超;田天;黄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赵立军 |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残余 应力 超声波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监测装置包括定位盒、检测装置、供电装置和信息处理发射装置,所述的定位盒固定在钢结构上,所述的检测装置、供电装置和信息处理发射装置安装在定位盒内,安装简单、携带方便、保护严密,与钢结构表面能够很好的贴合,能保证对钢结构残余应力的实时在线监测,有效的提高了钢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质量,节约了钢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时间,提高了钢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大型钢结构的残余应力监测方法存在使用不便、效率低、耗时长、准确性差等问题。同时由于现场测试环境复杂,检测装置体积大,安装复杂,检测速度慢,探头放置难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实现对钢结构残余应力准确、高效、在线智能化监测成为相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监测装置,具有安装简单、携带方便、保护严密,与钢结构表面能够很好的贴合,能保证对钢结构残余应力实时在线监测,有效的提高了钢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质量,节约了钢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时间,提高了钢结构残余应力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残余应力超声波监测装置,关键是:包括定位盒、安装在定位盒上的检测装置、供电装置和信息处理发射装置,所述的供电装置借助电线为检测装置和信息处理发射装供电,所述的检测装置信号输出端与信息处理发射装置借助线路连接;
所述的定位盒远离钢结构一侧开口并借助螺钉固定有侧面密封盖,所述的定位盒与侧面密封盖相对的一面为安装部,所述的定位盒两端借助三角铁和螺栓固定有两个磁力座;
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探头外壳和安装在探头外壳外侧的探头,所述的探头自两端向中间均设置有强力磁铁和玻璃凸台,所述的玻璃凸台之间依次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所述的探头外壳包括上层储液腔和下层空腔,所述的上层储液腔顶端开设耦合剂添加孔,所述的耦合剂添加孔配合设置有橡胶塞,所述的上层储液腔侧面靠下开设有耦合剂流出孔,所述的耦合剂流出孔设置在玻璃凸台上方;所述的玻璃凸台与耦合剂流出孔外侧环绕有内密封垫,所述的探头外侧围绕固定有外密封垫,所述的玻璃凸台靠近探头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换能器。
优选的,所述的探头外壳固定安装在安装部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探头外壳固定安装在的定位盒内,所述的探头贯穿安装部并伸出至安装部外侧,所述的定位盒安装有支撑探头外壳的挡板和压板,所述的挡板与定位盒底面平行并与安装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板与安装部平行并借助螺柱和螺母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探头外壳底面与挡板之间设置下橡胶块,所述的探头外壳上表面与定位盒之间设置有上橡胶块;所述的定位盒与耦合剂添加孔相对应位置开设方形孔,所述的方形孔上借助螺钉固定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的供电装置包括安装在定位盒内的电池。
优选的,所述的信息处理发射装置包括采集板卡、自动感应开关和无线发射装置,所述的采集板卡信号输入端与探头连接,所述的采集板卡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装置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的无线发射装置通过无线信号与软件app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头外壳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检测装置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探头为直探头、凹形探头或凸形探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体积小、安装方便、装置一体化、密封性好,具有防水、防尘、防风等功能。能够对钢结构残余应力实现智能化监测。
(2)检测装置以插入式的方法,依靠探头底部的磁铁吸附轨在在钢结构表面,探头外壳通过橡胶块与挡板相配合,具有防振动功能,不会随钢结构的振动发生偏移,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