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囊耙齿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8933.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敏;步洪石;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40;A23L31/00;A23L33/00;A23L2/38;A61K8/9728;A61K36/07;A61P7/10;A61P9/12;A61P29/00;A61P37/0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温可睿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囊耙齿菌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白囊耙齿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生物体的共同生长发育规律是由幼龄期到发育旺盛期,最终到衰老期,直至衰亡。真菌类生物发酵工程原理,就是应用发酵法,促进菌丝的不断繁殖及代谢产物的积累,提取有效活性成分,为制药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原料。优良的培养基搭配是菌种生长发育的基础,对发酵生产是重要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白囊耙齿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白耙齿菌Irpexlacteus Fr.属齿菌科,耙齿菌属、白耙齿菌种的一种真菌,别名白囊孔。异名:Hirschioporuslacteus(Fr.)Teng;邓叔群,中国的真菌,484.1963。白耙齿菌子实体生于阔叶树的枯立木或枯倒木上。形态特征:担子果(子实体)平伏,扩展,白色,软革质;或平伏而反卷,反卷部分为8~15×10~20mm。有时倒生,呈复瓦状叠生,扇形,有狭小的基部,横径2~4cm,原2~3mm;盖面乳白色,有短绒毛,有绢丝状光泽,有环纹,边缘薄,下弯,波状至浅裂。菌肉白色,原1mm左右。刺呈耙齿状,短,不整齐,白色至黄白色,长1~2cm,孢子椭圆形,平滑,无色,4~5×2~3mm。囊状体棒形或纺锤形,50~150×5~10μm,有时被有结晶。白耙齿菌主要分布于长白山林区和黑龙江、河北、山西、甘肃、江西、福建、云南和西藏等省区。
白囊耙齿菌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治疗尿少,浮肿,腰痛,血压升高等症,具抗炎活性。此外,白耙齿菌还具有调节免疫作用,如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细胞因子产生、增强体液免疫反应等。
白囊耙齿菌液体发酵物经提取所得多糖是中成药“益肾康”的原料,吉林省有9家企业生产。但近些年呈现萎缩状态,主要因为原有发酵工艺产量低,生产成本高,难以满足“益肾康”的原料需求,企业大规模生产面临窘境。而菌种的老化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生物体的共同生长发育规律是由幼龄期到发育旺盛期,最终到衰老期,直至衰亡。真菌类生物发酵工程原理,就是应用发酵法,促进菌丝的不断繁殖及代谢产物的积累,提取有效活性成分,为制药提供可靠的原料。因此,利用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白囊耙齿菌生长发育过程中靠菌丝体吸收营养繁殖的特点,进行白囊耙齿菌的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增强菌种活力,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白囊耙齿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以期提高发酵效率。
在以发酵罐进行液态发酵培养前,需先制备种子液。本发明提供的种子培养基能够恢复菌种活力,培养获得的菌液中,白囊耙齿菌菌丝均匀,粗壮。
本发明提供的白囊耙齿菌的种子培养基由斜面培养基、摇瓶培养基和种子罐培养基组成。其中:
所述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PDA培养基由水和葡萄糖2wt%,马铃薯20wt%,琼脂2wt%制得,pH自然。
所述摇瓶培养基包括水和2wt%~3wt%碳源、1wt%~2wt%氮源、0.1wt%~0.2wt%KH2PO4、0.1wt%~0.15wt%MgSO4,自然pH值。所述摇瓶培养基中,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或酵母粉。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摇瓶培养基由水和葡萄糖2wt%~3wt%,蛋白胨1wt%~2wt%,KH2PO40.1wt%~0.2wt%,MgSO4 0.1wt%~0.15wt%制成,自然pH值。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摇瓶培养基由水和葡萄糖3wt%,蛋白胨2wt%,KH2PO40.2wt%,MgSO4 0.1wt%制成,自然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