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本低的阻燃塑木用环保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87680.5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延京;丁建生;余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新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4/12 | 分类号: | B02C4/12;B02C13/06;B02C23/18;B27L11/06;B27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曾倩莹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本 阻燃 塑木 环保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本低的阻燃塑木用环保设备,包括除尘器本体,所述除尘器本体的一侧通过进气口连通有预处理管,所述预处理管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预处理管的下方通过预处理箱连接有积灰仓,所述预处理管的内部倾斜固定有震动电机,所述预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风扇叶,所述预处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表面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预处理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可以起到预处理的作用,可以降低除尘器本体处理压力,延长了除尘器本体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了除尘器本体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塑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本低的阻燃塑木用环保设备。
背景技术
塑木材料也叫木塑复合材料,顾名思义可理解为主要以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回收的废旧塑料)为原料,通过添加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随着技术发展,低成本的阻燃塑木也逐渐普及。
在生产阻燃塑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既然污染环境,也存在安全隐患,因为都会运动木工除尘器,以增加环保性。
然而现有的木工除尘器不具备预处理功能,在处理量较大时,容易因为高负荷运转而停机,使用寿命折损较大,实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成本低的阻燃塑木用环保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的阻燃塑木用环保设备,加装了预处理装置,能解决现有的木工除尘器不具备预处理功能,在处理量较大时,容易因为高负荷运转而停机,使用寿命折损较大,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本低的阻燃塑木用环保设备,包括除尘器本体,所述除尘器本体的一侧通过进气口连通有预处理管,所述预处理管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预处理管的下方通过预处理箱连接有积灰仓,所述预处理管的内部倾斜固定有震动电机,所述预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风扇叶,所述预处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表面开设有呈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预处理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驱动环;
所述电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粉碎板,所述传动杆的末端贯穿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驱动环相匹配,所述驱动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顶端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通过滑块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隔离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齿条均位于滑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碾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二燕尾块,所述滑动槽的内壁开设有对称的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块与第二燕尾槽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设置有散热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处理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两对称的第一弹簧管,所述第一弹簧管的中间穿设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拉杆的外侧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积灰仓的顶端表面开设有两两对称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拉杆与定位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弹簧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二弹簧管,所述第二弹簧管的内部穿设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顶端处于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之间,所述第二拉杆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挡环,所述第二拉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新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新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7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