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7492.2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红;张淑静;刘启;张璟;闫合;冯俊涛;马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14 | 分类号: | C07D20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吲哚 乙基 甲基 戊酰胺 分离 方法 | ||
1.一种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致病杆菌属细菌(Xenorhabdus)的发酵液进行柱层析分离,收集含有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组分;
含有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组分依次经减压浓缩及溶媒萃取即得;
所述的溶媒为石油醚,石油醚与萃取对象的体积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组分依次经减压浓缩、水复溶及溶媒萃取即得;
所述的溶媒为石油醚,石油醚与水复溶物的体积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层析分离过程包括:
嗜线虫致病杆菌细菌的发酵液经大孔树脂静态吸附12h,依次用5倍柱体积水、1倍柱体积的体积浓度为50%甲醇、1倍柱体积的体积浓度80%甲醇及3倍柱体积甲醇进行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树脂选自XAD-11大孔树脂、XAD-12大孔树脂、Porapak S大孔树脂、HPD-600大孔树脂、XAD-9大孔树脂、XAD-10大孔树脂、XAD-7HP大孔树脂、LSA-10大孔树脂、LX-28大孔树脂、AB-8大孔树脂、DA大孔树脂、X-5大孔树脂、D320大孔树脂、D101大孔树脂、CAD-40大孔树脂、GDX-105大孔树脂、D大孔树脂和DM2大孔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媒萃取包括:
溶媒与待萃取对象每隔30min混匀一次,反复3~4次后收集石油醚萃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液制备包括:
①种子液制备:菌种于LB培养基中,在28℃、摇床转速180r/min条件下,培养至对数期,用划线法在NBTA平板上室温培养48h,挑取蓝色单菌落于LB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8℃,转速180r/min,培养至对数期备用;
②发酵培养:将种子液以10%(V/V)接种于TSB培养基中,于温度28℃、摇床转速180r/min条件下培养3d。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的上清液减压浓缩;
具体过程为:取发酵液的上清液,于40℃、0.1Mpa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吲哚乙基(3’-甲基-2’-酮)戊酰胺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细菌选自X.nematophila YL001、X.nematophila ALL、X.nematophila AN6和X.nematophila A24中的一株或两株以上的混合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74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