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工业污泥减量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6277.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唐文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凯迈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丁存伟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工业 污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工业污泥减量装置及其方法,用于污泥减量化处理,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通的挤压仓、出水仓、过渡仓、干燥仓、出料仓和PLC控制器,所述挤压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出水仓,一侧依次与过渡仓、干燥仓、出料仓连通,所述挤压仓内设置有挤压机构,一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过渡仓内设置有滑板和风干机构,所述干燥仓内设置有热炒机构,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挤压机构、风干机构、热炒机构电连接,本发明先用机械挤压将污泥里的间隙水挤压出来,再通过风干、热传导干燥污泥,将污泥炒干水份,使污泥中的束缚水快速排出,实现污泥减量处理。
技术领域
一种城市工业污泥减量装置及其方法,用于污泥减量化处理,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净化进程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最大的弊端就是处理污水的同时产生大量剩余污泥,这些剩余污泥通常含有相当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及未稳定化的有机物,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与处置,将对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的污染;
现有的工业废水用污泥减量装置,在使用者使用其对污泥进行处理时,大多是将工业废水中的污泥加入至装置中直接进行加热减量,但是这种方式在使用时,往往由于污泥中的所含有的水量较大,一般污泥中所含水分大致分为四类:A、间隙水;B、毛细结合水;C、表面吸附水;D、内部水;所谓间隙水,是指被大小污泥颗粒包围的水分,约占污泥水分的70%,由于间隙水不直接与固体结合,因而容易被分离出来,称为“自由水”,后三种称为“束缚水”;这四种水除了间隙水可以以物理方式压滤以外,其它三种水表面具有强大的负电子包裹着,它不能以物理压滤析出;颗粒间的间隙水,约占污泥水份的70%;毛细水,污泥颗粒间的毛细管水,约占20%;颗粒的吸附水及颗粒内部水约占10%,污泥脱水的对象是颗粒间的间隙水,污泥之所以含有大量的水份,除了间隙水外,另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其颗粒表面特性和污泥团的结构所决定的;污泥颗粒表面吸附有各种荷电离子以及由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于细胞体外的胞外聚合物等组成;这些荷电离子和胞外聚合物具有很强的持水率,这些污泥颗粒组成了污泥团,形成许许多多的毛细孔道,污泥颗粒表面所持的水和毛细孔道中的水都为结合水,这种束缚水是不能用单纯的机械法除掉;因此导致污泥处理时间较长,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工业污泥减量装置及其方法,先用机械挤压将污泥里的间隙水挤压出来,再通过风干、热传导干燥污泥,将污泥炒干水份,使污泥中的束缚水快速排出,实现污泥减量处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城市工业污泥减量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挤压仓、出水仓、过渡仓、干燥仓、出料仓和PLC控制器,所述挤压仓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出水仓,一侧依次与过渡仓、干燥仓、出料仓连通,所述挤压仓内设置有挤压机构,一侧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过渡仓内设置有滑板和风干机构,所述干燥仓内设置有热炒机构,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挤压机构、风干机构、热炒机构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先将本发明接通外部电源,当电源接通后,使用者可将污泥通过进料口放入至挤压仓中,当污泥加入好后,使用者可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第一气缸,使第一气缸通过活塞杆带动挤压板对挤压仓内的污泥进行挤压,以此使污泥受到挤压后将其中所含有的大量水分排出,而水分排出后可通过漏水网进入出水仓中收集,当污泥挤压后,使用者可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第二气缸,使第二气缸通过活塞杆推料板将污泥通过送料口推入至过渡仓中,当污泥进入过渡仓中后,使用者可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热泵、电机,电机带动风扇及螺旋叶轮旋转,因为过渡仓的底部是滑板,污泥一推进来就会滑入干燥仓,然后污泥在干燥仓翻炒对污泥进行加热干燥,而当污泥在进行加热时,螺旋叶轮对污染进行向外推进,使污泥从挤出口排出,完成污泥减量工序,在连续使用时,排水口处于打开状态,并通过水管将出水仓中的水排出到设定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凯迈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凯迈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6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