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层叠体、带有贴合层的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84694.1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白石贵志;神野亨;永安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层叠 带有 贴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在具有马氏硬度小的相位差层的光学层叠体中,能够期待对光学特性的降低的抑制,本发明还提供带有贴合层的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光学层叠体依次具有在直线偏振层的一面或两面具有保护层的偏振板、第1相位差层以及第2相位差层。第1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1液晶层,第2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2液晶层。第2相位差层的加压速度1mN/5s、蠕变时间5s时的马氏硬度(H1)为10N/mm2以下。光学层叠体的第2相位差层侧的加压速度1mN/5s、蠕变时间5s时的马氏硬度(H2)与马氏硬度(H1)的比(H2/H1)为1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带有贴合层的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与液晶显示装置等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薄型化。此外,能够实现大范围的视角、快速的响应速度、高对比度等高画质。因此,在智能手机、电视机、数码相机等各种领域中得到使用。有机EL显示装置中,为了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所致的可视性的降低,已知通过使用将直线偏振层与相位差层层叠而得的圆偏振板等来提高防反射性能。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过如下的方案,即,通过使液晶材料固化而形成2层具有相位差特性的液晶层,并形成将该2层液晶层层叠而得的层叠体。专利文献1中公开过如下的方案,即,在卷绕层叠体的情况下,有时会损伤层叠体的最外层,为了有效地避免该损伤,增大构成层叠体的最外层的液晶层或取向膜的铅笔硬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4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包含使液晶材料固化而形成的液晶层的相位差层的种类等,有时无法增大表面硬度,而要使用表面硬度小的相位差层来制造圆偏振板等层叠体。在使用表面硬度小的相位差层来制造层叠体的情况下,在层叠体的输送等产品加工中,发现有在相位差层产生伤痕的情况。此种伤痕可能导致包含相位差层的层叠体的光学特性的降低,例如在伤痕的部分因相位差层不表现出相位差而引起的所谓漏光、在伤痕部分因相位差层的相位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反射光的变色。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即使在具有马氏硬度小的相位差层的光学层叠体中,也能够期待对光学特性的降低的抑制,并提供带有贴合层的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光学层叠体、带有贴合层的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1〕一种光学层叠体,是依次具有在直线偏振层的一面或两面具有保护层的偏振板、第1相位差层以及第2相位差层的光学层叠体,
所述第1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1液晶层,
所述第2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2液晶层,
所述第2相位差层的加压速度1mN/5s、蠕变时间5s时的马氏硬度H1为10N/mm2以下,
所述光学层叠体的所述第2相位差层侧的加压速度1mN/5s、蠕变时间5s时的马氏硬度H2与所述马氏硬度H1的比(H2/H1)为15以上。
〔2〕一种光学层叠体,是依次具有在直线偏振层的一面或两面具有保护层的偏振板、第1相位差层以及第2相位差层的光学层叠体,
所述第1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1液晶层,
所述第2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层的第2液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4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