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笔式针自动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4671.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邹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金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05C5/02;F16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6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笔式针 自动 生产工艺 | ||
1.一种封闭式笔式针自动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毂夹取移动到点胶工位:设置底板(1)、转运架(2)、转移组件(3)、下料组件(4)、上料装置(5)和组装装置(6),首先,工作人员将毂(15)整齐码放在上料装置(5)的上料框(512)内,之后将上料框(512)插装进固定框(513)内,上料电机(514)驱动铰接臂(515)转动,使上料框(512)以上料电机(514)的输出端为轴心进行弧线形转动,从而将上料框(512)转运至底板(1)的正上方,之后转移组件(3)的升降气缸(392)驱动气动夹手(393)下降,使气动夹手(393)夹取住毂(15),并通过旋转电机(31)驱动转移螺纹杆(32)转动和转移电机(35)驱动转移齿轮(36)在齿条块(34)上进行移动,从而将毂(15)转运至第一标签上料组件(55)处的组装装置(6)的点胶台(6212)的上方;
步骤2.将第一标签转运至点胶台上:然后,工作人员将第一标签(21)放入至定位治具(552)内,使第一标签(21)能够整齐码放在传送带(551)上,当第一标签(21)由传送带(551)传送至底板(1)的上方时,第二转运气缸(617)驱动铰接圆块(618)前伸,带动两个铰接杆(619)前伸,使得两个夹取杆(6111)进行前伸并收缩,从而夹住定位治具(552)上第一标签(21)的凸起部分,之后,第一转运气缸(615)驱动第三固定架(616)上升,使得第一标签(21)与定位治具(552)分离,通过转运电机(612)驱动旋转圆盘(613)旋转,从而将第一标签(21)转运至点胶台(6212)上;
步骤3.将第一标签点胶:然后,之后,第一移动电机(62132)驱动第一移动齿轮(62133)在第一移动齿条(62134)上进行旋转,使得第一移动座(62131)能够带动点胶座(621)进行移动,从而将点胶筒(624)移动至标签(21)的正上方,阀门(6211)驱动控量圆板(629)旋转,使点胶筒(624)内的胶水滴落至标签(21)上,完成点胶工作;
步骤4.将毂的底部与第一标签的粘贴面进行粘贴:之后升降气缸(392)驱动气动夹手(393)下降,使毂(15)的底部与第一标签(21)的粘贴面进行粘贴;
步骤5.将毂移动到针转运组件处:之后转移电机(35)驱动气动夹手(393)带着毂(15)移动至针转运组件(63)处,并将毂(15)放置在针转运组件(63)处的置物台(11)上;
步骤6.将针头插装在毂的顶部:之后通过针物料振动盘(631)使针头(16)能够整齐排列,通过丝杆滑台(632)驱动平板(633)移动至针头(16)的正上方,第一顶动气缸(634)驱动夹取架(636)下降至针头(16)处,并使针头(16)位于夹取槽(639)处,第二顶动气缸(635)驱动夹取圆柱(637)前伸,使夹取圆柱(637)与夹取槽(639)相抵触,从而将针头(16)夹取,然后通过丝杆滑台(632)将针头(16)转运至毂(15)的正上方,并通过升降气缸(392)驱动气动夹手(393)上升与下降,使针头(16)插装在毂(15)的顶部;
步骤7.将内护罩自动上料夹持固定:之后气动夹手(393)将毂(15)夹取,通过转移电机(35)使气动夹手(393)移动至内护罩转运组件(64)处的置物台(11)上并将毂(15)放置在置物台(11)上,内护罩(17)通过内护罩物料振动盘(641)整齐排列,并使内护罩(17)倒放在内护罩物料振动盘(641)输送端上的卡接口(648)内,通过气动夹爪(647)对内护罩(17)外壁进行夹持固定;
步骤8.将内护罩套设在毂的顶部:之后推送气缸(643)驱动L型推送块(644)前伸,然后回转电机(645)驱动回转杆(646)进行转动,带动气动夹爪(647)带动内护罩(17)进行180度转动,使内护罩(17)方向回正,使内护罩(17)位于毂(15)与针头(16)的正上方,通过升降气缸(392)驱动气动夹手(393)上升与下降,使内护罩(17)套设在毂(15)的顶部;
步骤9.将保护盖插装至毂的外壁处:之后气动夹手(393)将毂(15)夹取,通过转移电机(35)使气动夹手(393)移动至保护盖上料组件(52)处的置物台(11)上并将毂(15)放置在置物台(11)上,工作人员将保护盖(18)整齐码放在上料框(512)内,之后将上料框(512)插装进固定框(513)内,上料电机(514)驱动铰接臂(515)转动,使上料框(512)以上料电机(514)的输出端为轴心进行弧线形转动,从而将上料框(512)转运至底板(1)的正上方,之后升降气缸(392)驱动气动夹手(393)下降,使气动夹手(393)夹取住保护盖(18),通过转移电机(35)驱动保护盖(18)移动至毂(15)的正上方,升降气缸(392)驱动气动夹手(393)带这保护盖(18)下降,使保护盖(18)插装至毂(15)的外壁处,并通过第一标签(21)将保护盖(18)的一端密封;
步骤10.将箔片落入至保护盖的腔内:之后通过转移电机(35)使气动夹手(393)移动至箔层转运组件(65)处的置物台(11)上并将保护盖(18)放置在置物台(11)上,工作人员将箔片(19)堆放至物料筒(534)内,使压平圆块(538)压在箔片(19)上并盖上筒盖(535),第一上料气缸(532)驱动L型推块(533)朝推孔(5312)方向移动,从而将最下方的箔片(19)由物料筒(534)内推送至延伸块(539)上,当箔片(19)移动至延伸块(539)上时,顶升气缸(652)驱动顶升板(653)进行上升,转动气缸(654)驱动延伸板(655)转动至箔片(19)的上方,通过真空吸盘(656)将箔片(19)吸取固定住,完成箔片(19)的夹取工作,之后转动气缸(654)驱动箔片(19)转运至保护盖(18)的上方,并通过顶升气缸(652)驱动顶升板(653)下降,使箔片(19)位于保护盖(18)的腔上,真空吸盘(656)撤去吸力,将箔片(19)落入至保护盖(18)的腔内;
步骤11.将拭子装到保护盖的腔内:之后气动夹手(393)将保护盖(18)夹取住,通过转移电机(35)使气动夹手(393)移动至拭子(20)上料组件(54)处的置物台(11)上并将保护盖(18)放置在置物台(11)上,拭子(20)通过拭子物料振动盘(541)出料端上的落料口(548)落入至上料座(543)上的导料槽(549)内,之后第二上料气缸(545)驱动弧形推块(546)将拭子(20)推送至导向板(547)上,转移电机(35)驱动气动夹手(393)移动至拭子(20)处,升降气缸(392)驱动气动夹手(393)下降并将拭子(20)夹取,转移电机(35)再次驱动气动夹手(393)带着拭子(20)移动至保护盖(18)腔的上方,并将拭子(20)落下,使拭子(20)位于保护盖(18)的腔内;
步骤12.将箔片与拭子超声固定在保护盖的腔内:当毂(15)、笔式针(16)、内护罩(17)、保护盖(18)、箔片(19)和拭子(20)组装完成后,气动夹手(393)将工件转运至上升圆盘(665)上,第二移动电机(667)驱动第二移动齿轮(668)在第二移动齿条(669)上进行旋转,使得第二移动座(666)能够带动移动架(663)进行移动,使工件移动至结合腔(6610)的下方,之后上升气缸(664)驱动上升圆盘(665)进行上升,使工件的顶部位于结合腔(6610)内,超声波发生器(662)对结合腔(6610)内进行超声波震动,使箔片(19)与拭子(20)固定在保护盖(18)的腔内;
步骤13.第二标签贴在保护盖的另一端将拭子密封:固定完成后,上升气缸(664)驱动上升圆盘(665)下降,使工件离开结合腔(6610),并且第二移动电机(667)驱动第二移动齿轮(668)旋转,带动移动架(663)移动至翻转组件(67)处,上升气缸(664)再次驱动上升圆盘(665)上升,使工件离开安放孔(6611),当工件位于翻转组件(67)处时,两个夹持气缸(675)驱动两个弧形夹持块(677)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将工件夹取固定,之后上升气缸(664)驱动上升圆盘(665)下降,使上升圆盘(665)与工件分离,然后翻转电机(672)驱动翻转圆盘(673)旋转,带动工件进行180度的旋转,使拭子(20)朝下设置,通过转移电机(35)驱动将工件转运至第二标签上料组件(56)处的点胶台(6212)的上方,通过上述点胶组件(62)的操作方法,使第二标签(22)完成点胶工作,并通过升降气缸(392)将工件下降,使第二标签(22)与工件进行粘合,完成封闭式笔式针的组装工作;
步骤14.封闭式笔式针自动下料:当封闭式笔式针组装完成后,气动夹手(393)将封闭式笔式针放置进下料组件(4)的下料框(42)内,通过两个下料电机(47)驱动两个涡轮圆块(49)旋转,带动第一下料齿轮(410)和第二下料齿轮(411)进行转动,使得与第一下料齿轮(410)和第二下料齿轮(411)相啮合的下料框(42)能够在下料桌(41)上进行X轴与Y轴的移动,当下料框(42)装满时,下料框(42)移动至下框传送桌(44)处进行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金,未经邹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46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