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内衬管的挥发油提取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4174.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岁;李杰辉;姜丽;阎瑾;张晓静;何爱民;卜一凡;张艳芳;戴亚;沈薇;王龙;李远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5006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内衬 挥发油 提取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衬管的挥发油提取分离器,它包括装配在蒸馏瓶上的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提取器的分离管底端为盲端,分离管内套装一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或内壁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玻璃内衬管,内衬管管壁设置开孔,内衬管底端套装一柱塞,内衬管与柱塞紧配合,柱塞底部径向膨大,膨大端直径不小于内衬管的外径。本发明可大幅度降低黏壁损失,提高得油率,可弥补现有玻璃材质挥发油提取分离器挥发油黏壁损失、取油操作不便等不足,取油操作更便利、计量更准确,提取挥发油呈高、中黏度的物料时效果显著,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得油率由32%可提高到97%,提取薄荷时,得油率由88%提高到99%,在提取出油率低、黏度高的挥发油时,效果更加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植物原料中提取挥发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一类具有香味、可随水蒸汽蒸馏出来而又不与水混溶的化合物。挥发油多为无色或微黄色、比水轻的油状透明液体,组分复杂,以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无固定沸点,沸程在70~300℃。
现有常规挥发油分离器的材质为95料玻璃,表面能相对较高,容易黏附挥发油。在分离过程结束时,处于油水分离界面的挥发油温度,由收集时的约70℃逐渐降低,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从放油口取挥发油时,需要使挥发油从油水分离界面流动到放油口,流程长、接触玻璃管内壁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加大了黏壁损失;若从分离管上部吸油,则因为挥发油漂浮在水表面,且停留位置较深、空间狭小,取油操作十分不便,而且附着于玻璃管内壁的挥发油无法吸取。上述弊端在提取出油率低的物料时,对得油率的影响尤其明显。
取油时的黏壁损失,导致得油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影响对出油率与提取参数之间关系的判定,这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使用玻璃材质以及从下部释放挥发油时,挥发油与玻璃接触面大幅增加有直接关系,因而改进这种不合理结构的挥发油分离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挥发油提取分离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内衬管的挥发油提取分离器。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这种具有内衬管的挥发油提取分离器它包括装配在蒸馏瓶上的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器的分离管底端为盲端,所述分离管内套装一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或内壁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玻璃内衬管,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或玻璃内衬管管壁设置一开孔,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或玻璃内衬管底端套装一柱塞,所述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或玻璃内衬管与柱塞紧配合,所述柱塞底部径向膨大,所述膨大端直径不小于聚四氟乙烯内衬管或玻璃内衬管的外径。
所述柱塞上部装设有密封胶圈。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
1、本发明通过在与挥发油接触界面,采用表面能非常低、既疏水又疏油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可大幅度降低黏壁损失,提高挥发油得油率。
2、通过在分离管内套装可取出的玻璃内衬管或半透明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管,由于与挥发油接触的聚四氟乙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非常低的表面能和良好抗老化耐力,硬度适中、易于加工,在260℃时仍能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将其表面既疏水又疏油的特性应用于挥发油提取分离器,可以弥补现有玻璃材质挥发油提取分离器挥发油黏壁损失、取油操作不便等不足,使取油操作更便利、计量更准确,在提取挥发油呈高、中黏度的物料时效果显著,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4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