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排气侧参数的多联机系统冷媒量检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3556.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斌;麦享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排气 参数 联机 系统 冷媒 检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气侧参数的多联机系统冷媒量检测控制方法,基于排气温度T1、排气压力P1、排气过热度SH和压缩机输入侧电流值I进行比较判断,根据各项参数判断结果中,若存在有至少三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的情况时,或者存在有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另外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预置正常参数范围内的情况时,则判定为冷媒量多/冷媒量少,其它参数判断结果的情况重复步骤S1‑S3,持续进行监测及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排气侧参数的多联机系统冷媒量检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各个空调生产厂家在空调出厂前会充注好冷媒,安装的时候有些机型不需要额外追加冷媒,但是有些机型,尤其是多联机空调系统,由于安装条件不一样,室内机台数不一样,内外机的连接管路长度不一样,都需要系统安装调试时额外追加一定的冷媒量。
目前行业内空调系统再安装调试时额外追加冷媒量,一般都是通过安装时先把各个规格型号的管路先记录下来,按照不同规格的管路管长的追加冷媒量标准进行计算,部分弯头、分歧管等也按照一定的标准换算后进行计算,最终得到需要额外追加的冷媒量。
现场追加冷媒的时候,根据计算的冷媒量,再通过电子称进行称量是否加了多少冷媒。
以上操作过程相当繁琐,需要准确的测量好管长,规格等信息,在多联机的安装过程中,由于管路复杂,管长很长,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落差,因此,计算的准确性完全取决于管路规格和长度的测量准确性,而在加冷媒的时候,还需要用电子称准确称量。操作过程非常繁琐,并且准确性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排气侧参数的多联机系统冷媒量检测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排气侧参数的多联机系统冷媒量检测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S1.多联机的室外机和所有室内机启动运行预置时间后,监测获取多联机系统的排气温度T1、排气压力P1、排气过热度SH和压缩机输入侧电流值I;
步骤S2.基于当前的室外环境温度T4所对应的各项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供监测到的排气温度T1、排气压力P1、排气过热度SH和压缩机输入侧电流值I进行比较判断;
步骤S3.根据各项参数判断结果中,若存在有至少三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的情况时,或者存在有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另外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预置正常参数范围内的情况时,则判定为冷媒量多/冷媒量少,其它参数判断结果的情况重复步骤S1-S3,持续进行监测及判断。
进一步,若存在有四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的情况时,或者存在有三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其余一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预置正常参数范围内的情况时,则判定为严重的冷媒量多;若存在有三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一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的情况时,或者存在有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另外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预置正常参数范围内的情况时,则判定为一般的冷媒量多。
进一步,若存在有四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的情况时,或者存在有三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其余一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预置正常参数范围内的情况时,则判定为严重的冷媒量少;若存在有三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一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高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的情况时,或者存在有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低于预置正常参数范围且另外两项参数的判断结果显示为预置正常参数范围内的情况时,则判定为一般的冷媒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3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