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80374.9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管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超人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中和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5 | 代理人: | 付会平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接 回路 电阻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向测量回路输出恒定电流的测量装置,测量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被测支路、接地排和地网,所述接地排上设置有测量接地排电压信号的采样夹具,采样夹具的输出端连接测量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方法为使用采样夹具和测量装置测量接地排电压以电压比例获得分流比例,进而计算出被测支路电阻。本发明在不拆除接地线的情况下,可准确测量每个支路的实际流过的电流值,进而较精确地测量出各支路的回路电阻或者地网电阻,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测量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GIS(气体绝缘变电站)的推广,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等在停电检修状态下,会自动进入双端接地状态,由于具有多个电流回路,传统回路电阻测量会出现误差过大的情况;在多点接地的地网电阻测量中,也会形成多个电流支路,出来类似情况。
对于双端接地的回路电阻或地网电阻,双端接地导致多个支路并联,要想测量每个支路的电阻值,关键是得到每个支路的电流值,目前有两种方案:1)使用大电流测量:此种方式适用于并联支路电阻存在至少1个数量级的差异,使用300A乃至更大电流,测量结果将接近被测支路电阻;其应用条件是否满足不易判断,测量结果总是存在误差,其应用范围受限。2)使用交直流电流钳,测量一个或多个支路的电流,从而得出被测支路实际的电流值,进而计算电阻值;其测量精度受限于电流钳的测量精度,甚至有些现场无法提供电流钳测量部位,或者支路过多,电流钳同时测量变得复杂而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在不拆除接地线的情况下,可准确测量每个支路的实际流过的电流值,进而较精确地测量出各支路的回路电阻或者地网电阻,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装置,包括向测量回路输出恒定电流的测量装置,测量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被测支路、接地排和地网,所述接地排上设置有测量接地排电压信号的采样夹具,采样夹具的输出端连接测量装置的输入端。
上述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微控制器、恒流源、电流采集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恒流源的输入端连接,恒流源的两个电流输出夹分别夹持在被测支路一端和接地排中部;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根据输出的恒定电流以及采集的被测支路两端的电压和测量回路中的实际电流值计算被测支路电阻。
上述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由液晶屏和按键板构成的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与微控制器相互通讯。
上述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装置,所述采样夹具包括壳体,壳体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便于吸附在接地排上的磁铁,位于磁铁两侧的壳体底端面上分别设置一可伸缩探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输入端与可伸缩探针连接、用于信号转换的电路板,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的电压信号线。
一种双端接地回路电阻和地网电阻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测量装置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由被测支路、接地排和地网串联连接构成测量回路;
B.将测量主机的两个电流输出夹分别夹持在被测支路一端和接地排中部,将采样夹具吸附在接地排上,并连接电压信号线至测量装置;
C.测量装置向测量回路输出恒定电流,并采集被测支路电流值、被测支路两端的电压值以及接地排上电流注入点至被测支路端点电压值和接地排上电流注入点至地网端点电压值;
D.根据步骤C采集的数据计算被测支路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超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超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