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可信度的智能推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0331.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丛杨;董家华;孙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335 | 分类号: | G06F16/335;G06F16/36;G06F40/216;G06F40/289;G06F40/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可信度 智能 推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可信度的智能推荐系统,该系统包括:多源数据搜集模块,用于搜索并获取与被调研对象推荐相关的多源调研数据;语义表示提取模块,用于对获取的与被调研对象评估相关的多源调研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操作,并提取其语义特征表示;推荐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智能化推荐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层级评估指标;可信度评估模块,用于对挖掘的与被调研对象相关的属性信息进行可信度评估;智能推荐模块,用于根据层级评估指标构建层级可信度评估体系,智能化推荐最优的被调研对象。本发明专利用于根据多源调研数据的可信度评估,建立多源数据驱动的智能推荐体系,以分析被调研对象的属性信息并智能化推荐最优的被调研对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信度评估的智能推荐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可信度的智能推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推荐系统假定用户行为的单一数据源为可靠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服务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方法。由于存在大量虚假的数据信息,以及数据的多源性分布导致的异质结构特性,使得现有智能推荐系统无法在无监督信息指导下检测可信数据并实现特色化推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可信度的智能推荐系统,该系统用于在无监督信息指导下挖掘多源调研数据的异质结构特性,以更好的表达多源数据语义特征,以建立多源数据可信度驱动的智能推荐体系,并分析被调研对象的属性信息并智能化推荐最优的被调研对象。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可信度的智能推荐系统,该系统用于根据多源调研数据的可信度评估,建立多源数据驱动的智能推荐体系,分析被调研对象的属性信息并推荐最优的被调研对象。
基于多源数据可信度的智能推荐系统,包括:
多源数据搜集模块,用于从多种数据源搜索并获取与被调研对象相关的多源调研数据;
语义表示提取模块,用于对获取的与被调研对象相关的多源调研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操作,并提取其语义特征表示;
推荐指标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语义特征表示获取与推荐相关的层级评估指标;
可信度评估模块,用于对挖掘的与被调研对象相关的属性信息进行可信度评估;
智能推荐模块,用于根据层级评估指标构建层级可信度评估体系,并根据可信度推荐最优的被调研对象。
所述多源数据搜集模块,包括:
数据接口单元,用于提供获取与被调研对象相关的多源调研数据的接口;
数据检索单元,用于从多种数据源检索并采集与被调研对象相关的多源调研数据。
所述语义表示提取模块,包括:
数据分词单元,用于对获取的多源调研数据进行分词处理;
语义表示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多源调研数据的语义上下文理解,对分词的词汇提取语义特征表示。
所述推荐指标获取模块,包括:
分词筛选单元,用于统计多源调研数据分词的出现频率,并筛选出超出设定频率值的高频分词;
分词聚类单元,用于对筛选出的高频分词的语义特征表示进行聚类操作,确定智能评估体系中高频分词的聚类簇;
层级指标单元,用于为每个聚类簇确定对应的主题信息,将该主题信息确定为智能评估体系的第一级指标,将聚类簇包含的高频分词确定为智能评估体系第二级指标,以此确定智能评估体系的层级评估指标;
评估体系单元,根据层级评估指标构建智能评估体系。
所述可信度评估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