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2-己烯醛吸附显色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0176.2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英晓光;肖玲玲;杜鑫星;何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烯 吸附 显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2‑己烯醛吸附显色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1)将聚乙烯醇在75‑95℃下搅拌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在45‑65℃下加入乙醇恒温搅拌2‑4h得到铸膜液。用注射器抽取5‑10ml铸膜液于洁净培养皿中,烘干得到PVA膜;(2)将甲基红钠盐与水、甲醇、甘油(水、甲醇、甘油的体积比为6.25:5.25:1)搅拌均匀,得到醛指示剂。将醛指示剂滴加在PVA膜上并烘干,得到显色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产品对2‑己烯醛有良好的吸附显色能力,原料是非常安全的高分子有机物材料,在食品分析与检测、高分子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对己烯醛吸附显色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分析与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时,挥发性的物质往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许多蔬菜和水果(苹果、番茄、葡萄等)在采收和贮藏期间的气味挥发性化合物中,2-己烯醛对其香气有很大的贡献。2-己烯醛是植物的常见成分,因此也称为叶子醛。实际上,它在所有蔬菜和水果中的浓度为3-40ppm。Dierkes通过研究橄榄油的质量与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中,发现在不同品质的橄榄油中,其品质与其中的醛类物质包括 Z-3-己烯醛,E-2-己烯醛的含量呈正相关。张鑫等采用电子鼻系统对不同成熟度‘锦绣黄桃’果实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桃果实在转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的不同成熟度特征性香气主要成分都是2-己烯醛。
在醛类含量较低时,会产生令人愉悦的香气,但含量超过一定的值后,食物的腐败程度加剧,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研究表明醛类对生物组织有着致毒性、致畸性,还会对耳、鼻、喉产生强烈的刺激性,与某些疾病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包括心脏病,癌症以及动脉硬化等。因此,对食品中醛类物质的检测,不仅关乎着食品的安全问题,还为食品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几种醛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检测器(HPLC-UV)、液相色谱-质谱(LC-MS)、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等。在所报道醛类分析方法中,为了实现它们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普遍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或衍生化步骤,使得分析过程变得冗杂繁琐。因此,如何找到一种简单、准确的醛类定性、定量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检测便捷、成本效益高的己烯醛吸附显色膜,实现食品中2-己烯醛的现场筛查和监测预警,并可结合image J软件分析灰度制作检测2-己烯醛标准曲线,进一步实现2-己烯醛的定量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2-己烯醛吸附显色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改性PVA膜
在75-95 ℃下将聚乙烯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45-65 ℃下加入6-40ml无水乙醇,恒温磁力搅拌2-4h。将溶液静置2h至没有气泡,获得铸膜液,用注射器抽取4-10 mL至干燥洁净的培养皿上,40-50℃常压烘干。
(2)制备显色膜
将甲基红钠盐、水、甲醇混合搅拌1h,缓慢加入甘油(水、甲醇、甘油的体积比为6.25:5.25:1),室温下磁力搅拌均匀,得到醛指示剂。用移液枪取1.0-2.0ml醛指示剂滴加在PVA膜上并在温度﹤60℃的条件下烘干,制成显色膜材料。
步骤(1)中聚乙烯醇的型号为PVA1799,聚乙烯醇的终质量分数为5%-15%,乙醇的终体积百分比10%-40%。
步骤(1)培养皿的内径为56mm。
步骤(2)中所述水、甲醇、甘油的体积比为6.25:5.25:1;甲基红钠盐的终浓度为1.2mM。
步骤(2)中醛指示剂的用量为每平方厘米膜滴加0.057-0.081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