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开合角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0062.8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G01D5/2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角度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合角度检测方法,其中,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和处理电路,所述第一折叠部分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包括第一充电线圈,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包括第二充电线圈,第一充电线圈与第二充电线圈形成电容器件,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转动的角度为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容器件的第一电容,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电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开合角度。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由于电子设备配置独立的角度检测机构而导致外形尺寸和重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合角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在用户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用户为了满足更好的体验感,用户要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尺寸变大的同时,也要求电子设备便于携带,从而电子设备通过折叠的方式满足用户的要求已经成为了多数手机厂商的选择。
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子设备需要检测其开合角度,从而进行相应的一些控制。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需要专门配置独立的角度检测机构来进行角度检测,这会导致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占据较大,进而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外形尺寸较大,同时也会加大电子设备的重量,最终会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开合角度检测方法,以解决由于电子设备配置独立的角度检测机构而导致外形尺寸和重量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部分、第二折叠部分和处理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折叠部分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包括第一充电线圈,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包括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形成电容器件;
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中的一者相对于另一者转动的角度为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容器件的第一电容,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电容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开合角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检测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部分和第二折叠部分,所述第一折叠部分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折叠部分包括第一充电线圈,所述第二折叠部分包括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形成电容器件,所述开合角度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容器件的第一电容;
根据C=εS/(4πkd)计算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之间的距离,其中:C为所述第一电容,k为静电力常数,S为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相对的重叠面积,ε为介电常数,d为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中心之间的距离,π为常数;
根据所述距离计算所述第一折叠部分与所述第二折叠部分之间的夹角,所述夹角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开合角度。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折叠部分包括第一充电线圈,第二折叠部分包括第二充电线圈。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检测第一充电线圈与第二充电线圈所形成的电容器件的第一电容,并依据电容与开合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电容对应的第一开合角度,最终能够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的检测。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在用于电子设备对其他设备充电或其他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同时,还能够作为检测第一开合角度的构件,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相比于背景技术,此方案能够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已有的构件来实现角度的检测,无需专门额外再配置独立的角度检测机构,这无疑能够减少用于检测开合角度的构件的数量,进而能够减小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占用及重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0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