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9760.6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宇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1/00;C08L23/08;C08K13/06;C08K9/02;C08K9/06;C08K7/06;C08K3/34;C08J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洞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6 | 代理人: | 黄小栋 |
地址: | 2241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发泡 聚丙烯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超临界微发泡聚丙烯材料,由以下原料组成:聚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短切碳纤维、抗氧剂300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改性短切碳纤维引入聚丙烯材料中,可有效改善短切碳纤维与聚丙烯材料的相容性性,进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材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材料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高分子材料凭借其质量轻、加工性好、质量轻、耐腐蚀性好等优势在化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聚合物发泡材料是指基体内部具有大量微孔的树脂材料。聚合物发泡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拉伸强度、冲击模量以及低的介电常数等优点。可用作缓冲材料、绝缘材料、运动器械、汽车零部件、生物医学材料等,在日用品、家具业、包装、工农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发泡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聚丙烯是由丙烯单位通过气相本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丙烯作为五大通用热塑性塑料之一,凭借其成型性好,耐腐蚀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耐热性好等优势在化工设备中有较好的应用。但实际应用中聚丙烯材料存在强度不高、缺口敏感性高、冲击性差等缺陷,进一步限制了聚丙烯材料的应用,同时也给实际生产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将改性短切碳纤维引入聚丙烯材料中,可有效改善麻黄纤维与聚丙烯材料的相容性性,进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其可能的原因是:用NaOH溶液处理短切碳纤维使得短切碳纤维表面变得粗糙,进而增加短切碳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的物理吸附力,同时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作为桥梁处理NaOH处理过的短切碳纤维,使得短切碳纤维与聚丙烯的结合力增强,进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超临界微发泡聚丙烯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45-90重量份聚丙烯、5-15重量份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2-5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25重量份改性短切碳纤维、0.2-0.6重量份抗氧剂300。
所述的改性短切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40-60重量份短切碳纤维置于320-480重量份2-5wt%的NaOH溶液中,搅拌均匀,静置32-48h,洗涤至pH=7,离心、干燥,后置于超细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40-60目的筛子,得到碱性短切碳纤维;
(2)将步骤(1)得到的40-60重量份碱性短切碳纤维置于160-240重量份的0.5-1wt%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中,搅拌均匀,静置20-24h,离心、干燥,后置于超细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40-60目的筛子,得到改性短切碳纤维。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发明人发现在超临界CO2发泡过程中,孔壁受到膨胀,泡孔壁易破碎,进而影响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人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1,3,3-四乙氧基-1,3-二甲基二硅氧烷、四甲基氢氧化铵、1-十八烯为原料制备羧基/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并采用羧基/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钠基蒙脱土、硅灰石制备得到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钠基蒙脱土、硅灰石;一方面,将无机材料钠基蒙脱土、硅灰石引入聚丙烯材料中,有利于增强聚丙烯材料发泡时的异向成核,有效防止气体逸出,进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发泡性能,同时采用羧基/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钠基蒙脱土、硅灰石,能有效改善纳米钠基蒙脱土、硅灰石易团聚的缺陷;另一方面,将烷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引入聚丙烯材料共混,可弥补单一聚丙烯的不足,同时协同增效,表现出多个聚合物的突出特点,表现出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宇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宇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