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9706.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杰;史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8 | 分类号: | G01L1/18;G01L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耀达律师事务所 12223 | 代理人: | 张耀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生 mxene 凝胶 传感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其特征是:所述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由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和有机硅氧烷通过组装和化学交联制备而成;有机硅氧烷聚合成聚硅氧烷并插入MXene片层中,形成类蜘蛛风琴状传感器官的多级层状孔壁结构;仿生气凝胶受力时,孔壁内的纳米孔道会发生收缩或膨胀,产生电阻变化;
所述类蜘蛛风琴状传感器官的多级层状孔壁结构为,线性或网络状聚硅氧烷插入MXene层间,并通过形成Ti-O-Si键与MXene进行化学交联,组装成稳定的具有平行纳米孔道的多级层状孔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其特征是: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微孔壁厚度为5-100nm,孔壁内多级层状MXene的层间距为1.5-3nm,孔壁长度为50-1500μm;气凝胶密度为0.5-20m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其特征是:仿生MXene气凝胶受到外力刺激时,多级层状孔壁结构中的纳米孔道会优先发生收缩或膨胀,促使电阻变化。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把聚硅氧烷的前驱体有机硅氧烷加入MXene水性分散液中,在100-200℃下水热反应2-10小时,有机硅氧烷水解并聚合成聚硅氧烷,并吸附于MXene片层,形成稳定的均匀分散液;
(2)通过冷冻干燥,制备气凝胶多孔结构,形成聚硅氧烷插入MXene片层间的多级层状孔壁结构;
(3)MXene气凝胶在惰气保护下,在100-200℃加热反应1-5小时,聚硅氧烷与MXene片层间通过硅烷化反应形成Ti-O-Si键,稳定MXene层间纳米孔道,制得仿生MXene气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有机硅氧烷的加入量为MXene质量的2-20wt%;步骤(1)中,MXene水性分散液的浓度为5-20mg/ml;步骤(1)中的均匀分散液,在空气中保存6个月以上,不出现沉淀或MXene氧化降解现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MXene为单层或寡层碳化钛Ti3C2Tx纳米片,由过渡金属、钛或碳以及表面活性端基组成,纳米片表面含有大量活性端基,包括羟基,单层或寡层纳米片面积大小在0.1um2到5um2之间,厚度为2-5nm之间,采用氟化氢刻蚀的方法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生MXene气凝胶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机硅氧烷为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丙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环己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双(三甲基硅氧基)甲基硅烷、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γ-硫氰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酸四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7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细胞培养基的原料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件内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