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79697.6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2;E04B1/343;E01F15/14;E01D22/00;F16F15/04;F16F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冬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4 | 代理人: | 唐赫 |
| 地址: | 315799 浙江省宁波市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防护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支架,包括固定架、折叠架和缓冲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整体展开俯视呈四分之一圆,且圆直径为3‑10米,可对应规格的使用防护支架,也可避免长距离设置防护架造成的桥梁车辆拥堵,而且此防护支架在拱形桥梁的上坡和下坡都适用,防护支架整体可以进行折叠,降低防护支架的运输占用空间,使用便捷性大大提高,对于速度慢的,撞击力小的,不仅可快速将撞击物截停,而且可保证维修人员不受任何伤害,当速度快时,撞击力大,可最大程度的抵抗撞击力,当撞击力过大时,此时可将汽车头顶起,使得前轮滞空,避免二次移动撞击,而且在防护支架防撞时间内,维修人员有一定的时间远离事故点,保证自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而在桥梁建筑工程施工时,为了施工员的安全,需要对附近进行防护支架的设置。
然而现如今的桥梁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支架多为很长的一端支撑墩贯穿钢管的防护支架,这样的防护支架设置非常长,不便于运输移动,也使得桥梁长距离的道路变窄,进而容易造成严重交通拥堵,而且这种防护支架对应撞击力小的还有一定防护效果,但是对于撞击力大非常容易被撞到,进而波及到事故人员,安全系数非常低。
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支架,通过固定架、折叠架和缓冲架构成的主体展开俯视呈四分之一圆,且圆直径为3-10米,缓冲件可卡钳在上固定件内,折叠架可以向内折叠,使得防护支架整体可以进行折叠,当有汽车或非机动车撞击到防护支架时,对于速度慢的,撞击力小的,会将活动内柱向内压缩,第一排斥片与第二排斥片排斥力,可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当速度快时,撞击力大,使得第一排斥片与第二排斥片压缩到底,进而压缩到缓冲弹簧,此时缓冲弹簧的缓冲效果和缓冲件与上固定件构成的三角形的稳定效果,可最大程度的抵抗撞击力,当撞击力过大时,将防护支架整体撞翻,防护支架反转后还可呈三角形状,此时可将汽车头顶起,使得前轮滞空,避免二次移动撞击,而且在防护支架防撞时间内,维修人员有一定的时间远离事故点,保证自身安全,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防护支架,包括固定架、折叠架和缓冲架,固定架与折叠架的一侧固定连接,缓冲架的两端与折叠架固定连接;
固定架包括支持架和固定底垫,固定底垫的一端与支持架固定连接,固定底垫上贯穿开设有安装螺孔;
折叠架包括上折叠件、竖折叠件、底折叠垫和折叠防护架,上折叠件与竖折叠件的上端固定连接,竖折叠件与底折叠垫的下端固定连接,上折叠件、竖折叠件和底折叠垫构成一个主体,折叠防护架设置在竖折叠件的内侧;
缓冲架包括上固定件、底固定件和缓冲件,底固定件与上固定件的下端固定连接,缓冲件的上端与上固定件固定连接,且折叠在上固定件内侧,缓冲件包括安装头、第一转动柱、活动内柱、支撑外柱、第二转动柱和支撑底盘,第一转动柱固定设置在安装头的两端,活动内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头,活动内柱的下端与支撑外柱活动连接,第二转动柱固定设置在支撑外柱的下端外两侧,第二转动柱与支撑底盘的内侧活动连接,支撑底盘上还设置有固定螺孔,活动内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排斥片,支撑外柱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排斥片,第一排斥片与第二排斥片均为一种永磁铁材料制成的构件,且磁性相斥。
进一步地,折叠防护架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连接杆、第二滑动件、第二连接杆和活动销,第一滑动件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两端,第二滑动件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两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中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康陆鼎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