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设防烈度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9607.3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希;叶奕龙;陈浩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H9/02;E04B2/84;E04C5/01;E04G21/1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防 烈度 抗震 墙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设防烈度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若干组墙板及连接件,各组墙板呈方形结构;墙板内部埋设有钢筋及两组内卷边结构的槽钢,两组槽钢分别位于墙板的竖直两侧,相邻两组墙板上的两组槽钢的槽口呈直角状分布;连接件呈直角结构,连接件安装在相邻两组墙板的直角边角位置上,连接件两组翼板的端部固定有与各组槽钢的槽口插接配合的限位块;相邻两组墙板的直角边角位置上搭模并灌注成型有混凝土层。相对于现有的现场搭设模板再浇筑混凝土砂浆的作业方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极大地提升了抗震墙体的施工效率,加快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抗震墙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设防烈度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抗震墙体又称剪力墙、抗风墙或结构墙,是指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现有的抗震墙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板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通俗的讲就是建筑物需要抵抗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要区别于地震震级。设防烈度取值的标准是基本烈度,就是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其具体的取值根据抗震规范中的抗震设防区划来取值,比如说北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确定了抗震设防烈度就确定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动参数。在确定地震作用标准值时,用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抗震规范》3.2.2指出了加速度和设防烈度的对应关系。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现有的抗震墙体多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在进行抗震墙体施工时多先绑扎钢筋并搭设模板,不断向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砂浆,完成浇筑后进行拆模;当抗震墙体的跨度小于2米时,强度达到50%以上才能进行拆模;当抗震墙体的跨度在2米-8米范围内时,强度需要达到75%以上才能进行拆模;当抗震墙体的跨度跨度大于8米时,强度需要达到100%才能进行拆模,故根据不同尺寸的抗震墙体,拆模的时间从几天到十几天不等,对于工期较为紧张的施工项目,等待拆模的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在保障设防烈度要求的前提下,为了提升抗震墙体的施工进度,提升建筑物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设防烈度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设防烈度抗震墙体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设防烈度抗震墙体,包括若干组预制式的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墙板及连接件,各组所述墙板呈方形结构,各组所述墙板的下端面与地面抵接;所述墙板内部埋设有钢筋及两组内卷边结构的槽钢,两组所述槽钢分别位于所述墙板的竖直两侧,相邻两组所述墙板上的两组所述槽钢的槽口呈直角状分布;所述连接件呈直角结构,所述连接件安装在相邻两组所述墙板的直角边角位置上,所述连接件两组翼板的端部固定有与各组所述槽钢的槽口插接配合的限位块;相邻两组所述墙板的直角边角位置上搭模并灌注成型有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墙板为预制式构件,相对于现有的直接在施工现场搭设模板再进行浇筑成型的施工方式,预制式的墙板在水泥厂即提前完成预制,故预制式构件极大地节省了施工作业的时间;各组墙板竖直架设在地面上,各组墙板内部预埋有钢筋及位于两端的槽钢,借助连接板进行相邻两组墙板的连接,连接板两组翼板上的限位块与各侧的槽钢插接配合,内卷边结构的槽钢形成对限位块的固定,进而使连接板实现对相邻两组板墙板的固定连接,使各组墙板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使各组墙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提升;相邻各组墙板的直角边角位置搭模并浇筑成型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对相邻两组墙板的之间的边角位置进行密实填充,使相邻两组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各组墙板为预制式构件,借助各组连接件实现了一体连接,同时各边角的混凝土层进一步提升了相邻各组墙板之间的一体性,相对于现有的现场搭设模板再浇筑混凝土砂浆的作业方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极大地提升了抗震墙体的施工效率,加快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酸沙丁胺醇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英文单词输入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