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传输信号的波速阵列测试探头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8761.9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卢轶然;刘瑞;程鑫;马克刚;张磊;黄泽华;苏金龙;郑冬冬;殷禹宇;郑文诚;胡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8C2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传输 信号 波速 阵列 测试 探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传输信号的波速阵列测试探头及测试方法。包括钢质探头外壳和钻头,所述钻头在所述钢制探头外壳的底端部设置,还包括三分量传感器,多个所述三分量传感器沿所述钢制探头外壳的轴向间隔的分布,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微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和信号转换器,在所述钢质探头外壳内设置有设备仓,所述微控制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信号转换器位于所述设备仓内设置,还包括光纤发射系统,所述光纤发射系统位于所述钢质探头外壳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钢质探头外壳的顶端部,位于所述钢质探头外壳的内周侧壁设置有钻杆接口螺纹,所述钢质探头外壳通过所述钻杆接口螺纹连接钻杆直至钻机。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波速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传输信号的波速阵 列测试探头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钻孔波速测试方法及系统主要有:单孔法。在一个钻孔内放入 检波器,在不同深度处通常间距1.0m静置并接收地面激振引起的地震波,逐段 测量,从而测得整个钻孔深度内土层波速。跨孔法。在相邻两个钻孔内分别放 入激振器和检波器,在不同深度处激发地震波并接收,获得整个钻孔得土层波 速。
测试系统一般由激振部分、接收探头检波器、触发器、深度计、采集仪等 组成,下面分别简要介绍。激振部分:单孔法常用的有地面锤击、地面爆炸物 冲击,跨孔法常用孔内电磁激振器。近几年出现一种新型的微电子激振法—— 弯曲元,适用于单孔法,但目前实际应用较少。接收探头:钻孔内接收探头直 径一般较大50~80mm,静力触探孔内置接收探头直径较小32~38mm;探头的长 度300~800mm不等。探头内置一枚或一组传感器。地震波传感器目前常用的有 压阻式、电容式,单向或三向分量接收地震波信号,属于直流加速度传感器。 触发器:固定在激发设备上,激发动作时给采集仪发出信号。深度计:由人工 或自动计数设备操作。采集仪:带有电池的微型计算机,内置专用软件进行数 据采集与输出。
目前使用的波速测试方法主要缺点为:测试之前需要完成探,拔出钻杆并 清理孔内障碍物;不能在不取出钻杆时进行测试。由于接收探头内仅有一个传 感器,当探头静止进行接收时,仅能接收一个深度位置的波速值,工作效率较 低。此外,单个传感器不能进行数据校正,单个深度处的波速值有可能不准确。 探头自身不带电池,需要地面设备供电,探头信号输入输出也需要电缆,因此 每个探头至少附带一根直径5~8mm的电缆,外业操作时不甚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传输信号的波速阵列测试探头 及测试方法,能够解决现有设备测试之前必须拔出钻杆并且清理钻孔,工作效 率较低。以及现有探头内仅有一个一组传感器,每次仅能测试一个深度位置的 波速值,且该位置的波速值不能进行复核校正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光纤传输信号的波速阵列测试探头,包括钢质探头外壳和钻头,所述 钻头在所述钢制探头外壳的底端部设置,还包括三分量传感器,多个所述三分 量传感器沿所述钢制探头外壳的轴向间隔的分布,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微控制 器、数据采集模块和信号转换器,在所述钢质探头外壳内设置有设备仓,所述 微控制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信号转换器位于所述设备仓内设置,还包 括光纤发射系统,所述光纤发射系统位于所述钢质探头外壳的顶部设置,在所 述钢质探头外壳的顶端部,位于所述钢质探头外壳的内周侧壁设置有钻杆接口 螺纹,所述钢质探头外壳通过所述钻杆接口螺纹连接钻杆直至钻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钢质探头外壳的顶端部,位于所述钢质探头外壳 的内周侧壁设置有钻杆接口螺纹,所述钢质探头外壳通过所述钻杆接口螺纹连 接钻杆直至钻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设备仓具有仓盖,所述仓盖固定连接在所述设备仓 的顶部,在所述钢质探头外壳还设置有电池仓,所述仓盖完全覆盖所述设备仓 和所述电池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预处理用脱水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废水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