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抗烧泡沫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8718.2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徐晓兰;吴琼;童晶;陈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慧雍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轩勇丽 |
地址: | 40004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抗烧泡沫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消防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泡沫液抗溶和抗烧能力差导致灭火速度慢,复燃可能性大的问题,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包括:去离子水270份,改性纤维素1份,碳酸氢盐16份,表面活性剂10份,尿素25份,发泡剂30份,乳化剂10份,发泡剂及表面活性剂复配使消防灭火剂喷洒灭火时可产生大量抗烧泡沫,并堆积在燃烧物体的表面上成层状覆盖,隔绝助燃气体,形成窒息灭火,使灭火速度快,效果好,可以抵抗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破坏,改性纤维有韧性,耐烧,保护成层状存留时间长,可使火场灭火后不复燃。
技术领域
一种高效抗烧泡沫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消防领域,具体涉及泡沫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
灭火器分为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及1211灭火器等。干粉灭火器喷嘴非常小,容易受到沉积的灰尘及板结的干粉堵塞,常导致使用者发现火情于慌乱之中找到灭火器后,却发现喷嘴堵塞,失去最佳的灭火时机,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二氧化碳灭火器抗复燃能力差,且二氧化碳是一种中等毒性的物质;1211灭火器因成分中含有环境污染物质,已被淘汰。泡沫液是扑灭燃烧后易燃、易挥发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它主要是在液体表面生成凝聚的泡米漂浮层,起到窒息和冷却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泡沫灭火剂种类繁多,但是现有的泡沫剂非常简单,抗烧能力差,导致灭火速度慢,效果差,复燃可能性增强,尤其针对极性可燃性液体的火灾,其灭火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抗烧泡沫液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泡沫液简单,抗溶和抗烧能力差导致灭火速度慢,效果差,复燃可能性大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抗烧泡沫液,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包括:水260-280份,改性纤维素0.8-1.2份,碳酸氢盐15-18份,表面活性剂8-12份,尿素22-28份,发泡剂24-36份,乳化剂8-12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碳酸氢盐是一种无机发泡剂,分解时释放二氧化碳;尿素作为稳定剂,使形成的泡沫液稳定,又可以在遇火后一部分会分解成氨气,可以促进灭火,乳化剂降低了混合体系中个组分的界面张力,并在微滴表面形成较坚固的薄膜,阻止各组分彼此聚集,使混合体系保持均匀,发泡剂及表面活性剂复配使消防灭火剂喷洒灭火时,可产生大量抗烧泡沫并堆积在燃烧物体的表面上成层状覆盖,隔绝助燃气体,形成窒息灭火,使灭火速度快,效果好,可以抵抗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破坏,改性纤维有韧性,耐烧,保护成层状存留时间长,可使火场灭火后不复燃。解决了上述现有的泡沫液简单,抗溶和抗烧能力差导致灭火速度慢,效果差,复燃可能性大的问题。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包括:去离子水270份,改性纤维素1份,碳酸氢盐16份,表面活性剂10份,尿素25份,发泡剂30份,乳化剂10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还包括黄原胶0.5-1份。
更为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还包括黄原胶0.8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还包括聚乙二醇10份。
更为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还包括聚乙二醇8份,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2500道尔顿。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还包括防冻剂1-5份。
更为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还包括防冻剂3份,防冻剂包括乙二醇或丙二醇。
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泡沫液还包括防腐剂0.03-0.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慧雍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慧雍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