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8113.3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陶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玉兰 |
主分类号: | G05D3/10 | 分类号: | G05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421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电 太阳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的控制系统,包括:支架、固定板、若干第一太阳能接收板、若干第二太阳能接收板、若干第三太阳能接收板、若干分光镜以及旋转器;支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若干直架以及延伸架;第一架体设置若干第一网格,第一太阳能接收板设置于第一网格内;第二架体设置若干第二网格,第二太阳能接收板设置于第二网格内;第三架体设置若干横轴,两个横轴之间设置旋转框,分光镜设置于旋转框内;延伸架内设置衔接板,衔接板面向分光镜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衔接槽,衔接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三旋转轴,第三太阳能接收板的上侧边连接第三旋转轴,旋转框下方设置延长部分,旋转框的延长部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透射光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solar energy),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参见热能传播的三种方式:辐射),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以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以及交通信号灯和监控系统,并入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能。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可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然而,现在的光伏发电装置上采用的板件通常都是直接将所有的太阳能接收并一并进行转换,因此在实际的配电前需要进行类似分压或者分流的步骤,才能根据用电网络中负载的临界值进行供电,并且,由于进行集中的光电转化,在负载增多时,也无法针对负载电路进行及时的调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的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的控制系统,包括:支架、固定板、若干第一太阳能接收板、若干第二太阳能接收板、若干第三太阳能接收板、若干分光镜以及旋转器;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旋转器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若干直架以及延伸架;所述第一架体位于所述第二架体下方,所述第二架体位于所述第三架体下方,所述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以及第三架体通过所述直架连接,所述延伸架设置于所述第三架体上;
所述第一架体设置若干第一网格,所述第一太阳能接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网格内,所述第一太阳能接收板通过第一旋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网格的内侧面,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延伸架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二架体设置若干第二网格,所述第二太阳能接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网格内,所述第二太阳能接收板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网格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延伸架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三架体设置若干横轴,所述横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以及所述第二旋转轴垂直,两个所述横轴之间设置旋转框,所述分光镜设置于所述旋转框内;
所述延伸架内设置衔接板,所述衔接板面向所述分光镜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衔接槽,所述衔接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衔接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太阳能接收板的上侧边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太阳能接收板横向宽度与所述第三旋转轴一致、纵向宽度与所述衔接槽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旋转框下方设置延长部分,所述旋转框的延长部分设置为固定高度,所述旋转框的延长部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透射光栅,所述透射光栅的刻痕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玉兰,未经陶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