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悬浮飞行器、无线地震仪的数据收集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77162.5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泓渊;杜博莹;李昂;林君;郑凡;张怀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13006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悬浮 飞行器 无线 地震仪 数据 收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可控悬浮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悬浮飞行器包括:
飞行器主体,悬挂于浮力气球的下方;
浮力气球,用于平衡可控悬浮飞行器受到的重力;
多组多方向设置的螺旋桨,安装于飞行器主体上,用于对可控悬浮飞行器的姿态、飞行速度和飞行方向进行控制;
移动通讯平台,挂载于飞行器主体的下方,用于基于802.11n协议对无线地震仪的数据进行收集、基于毫米波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中心站、以及基于毫米波进行多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之间的组网;
基于毫米波进行多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之间的组网的步骤如下:
各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之间进行基于毫米波的组网,建立MMW空中通讯网络,MMW空中通讯网络中的其中一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与中心站建立MMW连接;
基于毫米波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中心站的步骤如下:
以同中心站建立MMW连接的可控悬浮飞行器作为中心节点,在中心节点之前,前一可控悬浮飞行器的数据通过MMW传送至后一可控悬浮飞行器,在中心节点之后,后一可控悬浮飞行器的数据通过MMW传送至前一可控悬浮飞行器,中心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中心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悬浮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气球选取为氢气球或氦气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悬浮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讯平台至少包括可控悬浮飞行器飞行控制器、处理器、随机存储器、SD卡、802.11n通讯单元、毫米波模块、供电单元和以太网数据交换模块,其中可控悬浮飞行器飞行控制器、随机存储器和802.11n通讯单元均直接与处理器相连,毫米波模块通过以太网数据交互模块与处理器相连,供电单元直接与处理器、802.11n通讯单元和毫米波模块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悬浮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模块包括毫米波基站单元和毫米波终端单元。
5.一种无线地震仪的数据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系统包括:
中心站和无线地震仪;
若干件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控悬浮飞行器;
所述可控悬浮飞行器基于802.11n协议对无线地震仪的数据进行收集,基于毫米波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中心站、以及基于毫米波进行多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之间的组网。
6.一种无线地震仪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规划各件可控悬浮飞行器的目标悬浮位置;
控制各件可控悬浮飞行器到达目标悬浮位置;
各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之间进行基于毫米波的组网,建立MMW空中通讯网络,MMW空中通讯网络中的其中一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与中心站建立MMW连接;
各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与其采集范围内的无线地震仪建立802.11n连接,并同已建成的MMW空中通讯网络形成地-空数据传输网络;
配置地-空数据传输网络的参数;所述参数至少包括传输速率、传输顺序、传输模式、数据收集时间;
启动地-空数据传输网络,开始实时数据传输,直至关闭地-空数据传输网络或地-空数据传输网根据数据收集时间的设定自动停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地震仪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悬浮飞行器的目标悬浮位置由中心站根据各无线地震仪的位置分布、中心站的自身位置、可控悬浮飞行器的采集范围、可控悬浮飞行器之间通过MMW数据传输的距离进行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线地震仪的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之间进行基于毫米波的组网,形成MMW空中通讯网络的步骤,包括:
根据规划中的各件可控悬浮飞行器的相对位置,搭载于飞行器主体上的BU模块指向后一可控悬浮飞行器,搭载于飞行器主体上的TU模块指向前一可控悬浮飞行器,建立MMW空中通讯网络,MMW空中通讯网络中的其中一件可控悬浮飞行器与中心站建立MMW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71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制炭用热压塑化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