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卷绕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77084.9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8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丁立薇;廖富;李峥;李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显示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卷绕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膜层,所述多个膜层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层,在层叠方向上,所述连接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的连接力可变化;当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卷绕或展开过程中时,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具有低连接力;当所述显示模组处于显示过程中时,至少处于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具有高连接力。通过上述设计方式,能够降低显示模组卷绕或展开过程中损伤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卷绕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模组性能的不断提升和尺寸的不断扩大,柔性显示模组的形态也从折叠到卷绕不断演变;其中,可卷绕的显示模组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在卷绕或展开过程中如何降低对显示模组的损伤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卷绕的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模组卷绕或展开过程中损伤的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卷绕的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膜层,所述多个膜层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层,在层叠方向上,所述连接层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的连接力可变化;其中,当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卷绕或展开过程中时,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具有低连接力;当所述显示模组处于显示过程中时,至少处于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具有高连接力。
其中,所述低连接力为0;和/或,所述高连接力能够使得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多个膜层包括偶数个连接层,每两个所述连接层相邻设置,且构成一个连接层组;其中,所述连接层包括导电膜层,所述连接层组中的两个所述导电膜层在通电情况下分别携带正电荷和负电荷,以使得所述连接层组中的两个所述连接层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层还包括与所述导电膜层层叠设置的缓冲膜层,所述缓冲膜层背离所述导电膜层一侧为所述第二表面,且所述连接层组中的两个所述缓冲膜层相邻设置,两个所述缓冲膜层相对设置的表面的摩擦力小于阈值。
其中,所述连接层包括至少一个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内填充有胶层,以使得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所述胶层两侧的膜层之间固定连接。
其中,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长度显示方向上,所述连接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连接层,相邻所述子连接层之间设置有所述胶层;优选地,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长度显示方向上,所述子连接层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胶层的长度的十倍。
其中,所述膜层还包括偏光层、显示层、支撑层;其中,所述偏光层和所述显示层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层,和/或,所述显示层和所述支撑层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卷绕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模组卷绕或展开;连接力控制机构,用于在所述显示模组卷绕或展开过程中控制所述连接层的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具有低连接力,以及用于在所述显示模组显示过程中控制至少处于显示区域的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具有高连接力。
其中,在所述显示模组的长度显示方向上,所述连接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连接层;每个所述子连接层分别与所述连接力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连接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包含当前显示区域的所述子连接层与相邻的膜层之间具有高连接力。
其中,还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卷绕控制机构和所述连接力控制机构耦接,用于下发卷绕指令或展开指令至所述卷绕控制机构以及下发低连接力控制指令至所述连接力控制机构、以及用于接收到所述卷绕控制机构反馈的展开完毕指令后,下发高连接力控制指令至所述连接力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7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