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LED灯具的过温保护电路、方法及OLED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7046.3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0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00 | 分类号: | H05B45/00;H05B45/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led 灯具 保护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灯具的过温保护电路、方法及OLED灯具,所述电路包括:OLED器件和OLED驱动控制板;OLED器件中设有:热敏元件和柔性电路板;热敏元件装设于OLED器件的OLED基板的背面,用于检测OLED器件的温度;柔性电路板用于将OLED器件的电极性引出,并将热敏元件与OLED驱动控制板相连;OLED驱动控制板包括:采样电路,微处理器以及OLED驱动模块;采样电路采集热敏元件检测的温度,并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检测的温度生成反馈信号,并发送至OLED驱动模块;OLED驱动模块基于反馈信号调节OLED器件的温度。本发明可以快速实现OLED灯具的过温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OLED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作为汽车信号灯的首选光源,已被广泛且成熟应用于各种功能的汽车信号灯上。但LED作为点光源,应用于汽车后灯中某一功能的信号灯时,一般需要多颗LED来实现一个功能,多颗LED的发光效果,不依靠良好的光学反射系统及配光镜的配合使用,很难达到良好的发光均匀性。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产品拥有两大优势:一方面其自发光的特性,不需要任何光源系统的支持,且OLED发光体的厚度只有1.4毫米,未来的尾灯甚至可以做到像贴纸一样粘贴在车位,无需占用后备箱的空间,在体积上与普通LED产品相比拥有更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与LED的点光源相比,OLED拥有面光源和漫反射的特点,光质均匀,可实现无级调光,不会投射任何阴影。因为OLED轻薄柔和,光质好等优点,不论在节能还是设计上,在汽车照明领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OLED面板厚度越来越薄,屏体颜色由单色到多色,由刚性面板到柔性面板等,使OLED照明技术不断成熟。
另一方面,OLED光源收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其耐高温性能较差。一般当OLED使用环境温度超过90度时,OLED的寿命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OLED光源如长期处于90度的高温环境下,会加速老化OLED,使OLED车灯过早失效而无法保证整车寿命周期内的正常使用。为了保证OLED光源在整车环境下使用的寿命满足车用寿命需求,需对OLED光源进行过温保护。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灯具的过温保护电路、方法及OLED灯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OLED灯具中OLED器件在高温时容易受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灯具的过温保护电路,包括:OLED器件和OLED驱动控制板;所述OLED器件中设有:热敏元件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热敏元件装设于所述OLED器件的OLED基板的背面,用于检测所述OLED器件的温度;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热敏元件和所述OLED器件相连,用于将所述OLED器件的电极性引出,并将所述热敏元件与OLED驱动控制板相连;所述OLED驱动控制板包括:采样电路,微处理器以及OLED驱动模块;所述采样电路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微处理器相连,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采集所述热敏元件检测的所述OLED器件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根据所述热敏元件检测的所述OLED器件的温度生成反馈信号,并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OLED驱动模块;所述OLED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基于从所述微处理器接收的所述反馈信号调节流经所述OLED器件的电流大小,以调节所述OLED器件的温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走线板区,用于柔性电路板的排线走线;装载板区,形成于所述走线板区的顶端延长处,用于装载所述热敏元件;所述装载板区在与所述热敏元件的相连处设有第一补强板;多个金手指,装设于所述走线板区的端部,用于实现柔性电路板与OLED器件、热敏元件及OLED驱动控制板的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7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