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使用方法、及反应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76982.2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杰;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立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0;G01N5/00;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53 | 代理人: | 张晓红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氧化 工艺 材料 验证 反应器 使用方法 反应 系统 | ||
1.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挂片反应器(11),所述挂片反应器(11)包括壳体(27),壳体(27)的两端均通过法兰与管道进行连接,在壳体(27)的内部固定有挂板(25),在挂板(25)上挂设有挂片(26);
在挂片反应器(11)的进液端管道上串联有第一阀门(22),在挂片反应器(11)的出液端管道上串联有第二阀门(23),挂片反应器(11)的进液端管道和出液端管道均连接在主管道上,主管道的输出端与主反应器(12)串联;
在主管道上串联有与挂片反应器(11)并联设置的第三阀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7)的上端固定有盖板(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挂片(26)的材质与主反应器(12)的材质相同。
4.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的使用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盖板(28),将不同材质的挂片(26)挂设在挂板(25)上,然后合上盖板(28),将挂片反应器(11)的输入端管道和输出端管道分别连接在第三阀门(24)两端的主管道上;
第二步,打开第一阀门(22)和第二阀门(23),关闭第三阀门(24),使物料先流经挂片反应器(11),再流入主反应器(12);
第三步,在进行挂片(26)试验取出挂片(26)时,无需将反应器停止,关闭第一阀门(22)和第二阀门(23),打开第三阀门(24),然后打开盖板(28),取出挂片(26)进行下一步检测。
5.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的反应系统,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废水从进水管(1)排入到配水罐(2),调节水量水质,经稳定后,通过过滤器(3),再通过高压泵(6)抽取至主管道内;
第二步,将空气通过进气管(4)通入空气压缩机(5)进行压缩后进入空气缓冲罐(7)进行储存、缓冲,然后使压缩空气进入到主管道中与第一步中的废水进行气液混合,使经过气液混合后的液体通过主换热器(8);
第三步,在开工阶段,由于反应还未进行,先启用开工加热器,为第二步中通过主换热器(8)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到120-270℃;
第四步,打开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同时关闭第三阀门(24),使加热后的废水通过挂片反应器(11),然后再进入主反应器(12),废水在主反应器(12)反应时放热,主反应器(12)内的反应温度达到150-300℃,压力2-10MPa,反应完的物料再次进入主换热器(8),对第二步中再次进入的液体进行换热,达到自热平衡,第三步中的开工加热器便不再使用;
第五步,在第四步中,从主换热器(8)出来后的物料通过冷却装置进行余热回收或者直接冷却降温,使反应后的废水温度降至常温,最后通过气液分离器(15)对物料进行气液分离,得到处理完后的氧化液从回收管(16)排出,且废气依次通过酸洗塔(17)和水洗塔(18),废气经排放管(19)排出后作进一步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系统还包括清洗装置(20),当反应系统运行一定时间后,在停车后通过清洗装置(20)可进行化学清洗,清洗液从加液管(21)加入清洗槽,清洗液在系统内循环返回清洗液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工加热器包括导热油换热器(9)和导热油加热器(10),通过导热油加热器(10)加热导热油,然后通过导热油换热器(9)对第二步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亚临界氧化工艺材料验证反应器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器(13)和冷却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立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立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9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