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复合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6831.7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孙德兴;周卓伟;何建宗;吴汝豪;刘健达;黄宪武;徐云;谢龙裕;吴俊;黄杰明;李苑辉;江少民;巫环科;张庆波;李智斌;陈世昌;夏云峰;唐锦尧;柳广兴;张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云晓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复合脂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力复合脂的导电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基础油;S2、制备三维银枝晶;S3、提供氮化硼,并将所述氮化硼、所述基础油、所述三维银枝晶在预设温度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利用研磨设备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研磨均化处理预设时间,制得电力复合脂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复合脂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复合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复合脂又称导电膏,是一种电接触性能良好的中性导电敷料,广泛地应用于变电、输电及配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及消缺等工作中,涂于需要电气连接的导体接触面。能够起到减小接触电阻、降低发热,提高通流能力的作用。电力复合脂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础油和导电填料两部分。其中导电填料对于电力复合脂的导电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导电添加剂包括炭黑、铜粉、银粉和氮化硼等材料。目前现有的金属导电添加剂的形貌为二维片状结构和球状结构。采用这两种结构的金属导电添加剂主要从逾渗理论的角度讲,这两种结构都不是形成导电网络的最优渗流模型。球形银粉实现导电渗流需要的银填料含量偏高,因为它的几何形状更趋向于密排分布,相同质量下球状银粉占据的体积空间最小,不同的银粉之间难以形成导电通道,因此达到相同的电导率需要的更多质量的银微粒。由于几何形貌的影响,二维微米银片在与树脂混合过程中容易受到剪切力或重力的影响产生平行的取向堆叠,形成各向异性导电性,渗流效果受到极大的限制,由此可知,上述两种结构的金属导电添加剂的导电率较低,导电性能较差。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电力复合脂的制备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复合脂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力复合脂的导电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复合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基础油;
S2、制备三维银枝晶;
S3、提供氮化硼,并将所述氮化硼、所述基础油、所述三维银枝晶在预设温度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利用研磨设备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研磨均化处理预设时间,制得电力复合脂成品。
可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配制硝酸银水溶液和羟胺水溶液,其中羟胺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8:1,硝酸银的摩尔浓度为0.6mol/L,然后使用双通道蠕动泵控制硝酸银水溶液和羟胺水溶液以15ml/min的流速在双通道的出口处进行混合并反应,并将混合后的溶液滴入至试管中继续反应预设时间,得到漂浮于混合溶液上的三维银枝晶;
S22、反应结束后,将试管内的混合溶液倒出,留下三维银枝晶,然后往试管内加入无水乙醇对三维银枝晶进行多次清洗,然后再往试管内加入去离子水对三维银枝晶进行多次清洗,将洗净的三维银枝晶放置于真空干燥器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的三维银枝晶。
可选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提供氮化硼,并将所述氮化硼、所述基础油、所述三维银枝晶在25℃下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利用研磨设备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研磨均化处理30min,制得电力复合脂成品。
可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首先将气相法白炭黑和聚二甲基硅油进行混合并用搅拌机搅拌预设时间,然后加入聚四氟乙烯和分散剂丙酮,再次搅拌预设时间,使聚四氟乙烯均匀地分散在聚二甲基硅油中;
S12、将步骤S11中的混合物放置于烘箱中,在预设的温度下保温预设时间,使混合物中的丙酮完全挥发,待丙酮完全挥发后,再次加入聚二甲基硅油加入并搅拌;
S13、最后将步骤S12的混合物冷却至25℃,并利用研磨设备研磨均化处理预设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