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酸采样咽试子的自动化装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6819.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采样 咽试子 自动化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新冠病毒自动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酸采样咽试子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其包括料仓、组装平台、成品仓、中控系统四个部分,其通过设有的料仓、组装平台和成品仓,设置在料仓和组装平台底部的出料口和电磁阀,以及气缸、连接杆、U型块和移动板等组件,能够直接完成手持本体、咽试子和端盖的下料并装配,同时能够将装配后的成品自动落入成品仓内进行收集,整个装配过程均利用物料自身的重力自然下落,不需任何传送装置,大大简化了组装流程,使得机器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降低了机器运行的故障率及机器的成本,从而便于其更广泛的普及使用,为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起到积极的阻断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冠状病毒自动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酸采样咽试子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冠肺炎的蔓延,全球越来越多的民众被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是唯一一种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的标准,基于目前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全民核酸检测势在必行。咽拭子核酸检测是目前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检测途径。
其中专利号为 CN111803139A,公开了一种自助式咽试子核酸采样装置,包括张口器和手持工具两部分,采样者将张口器置于口中,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手持工具前端的咽试子穿过张口器上的导向孔插入咽后壁,并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刮拭咽后壁完成采样动作,采样完成后,端盖将标本密封隔离。
上述方案中的手持工具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手持本体、咽试子和端盖。目前在将手持本体、咽试子和端盖进行装配时采用人工组装,存在组装效率低下, 且容易导致产品污染等问题。
为提高装配效率,申请人提出了公开号为 CN112137656A,名称为“分体式咽拭子自助采样设备”和公开号为 CN112107334A,名称为“整体式咽拭子自助采样设备”两款设备,使得上述手持工具的组装实现机械化自动装配,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企业及院方人员的工作量。然而,由于上述两款设备装配过程复杂繁琐,任意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设备停止运转,并且机器内部采用了大量的传送带输送,使得整个设备体积非常庞大,不但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增加了设备的成本,不利于设备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采样咽试子的自动化装配设备,结构简单,且无需采用传送带输送,降低了咽试子核酸采样装置的故障率, 减小了产品体积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核酸采样咽试子的自动化装配设备,由上至下包括料仓、组装平台、成品仓、中控系统四个部分,所述料仓分为相互独立的三部分,三部分料仓内分别装有手持本体、咽试子和端盖,所述三部分料仓的底部均设有开孔及阀门,使得所述手持本体、咽试子和端盖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入所述组装平台上的预定位置处,并在所述组装平台上将所述手持本体、咽试子和端盖组装成为手持工具,所述组装平台底部设有开孔及阀门,使得组装完成的手持工具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入底部成品仓中;
所述组装平台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手持本体、咽试子和端盖进行容置、定位并组装的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间隙宽度大于手持本体宽度,手持本体落入定位板的间隙内,并卡紧在间隙内;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 U 型块、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及双头气缸,所述双头气缸端头两侧均设有第一夹板,两侧的第一夹板与所述 U 型块内壁形成两条凹槽作为两根咽试子的容置空间,咽试子落入凹槽内后,双头气缸同时向两侧伸出,将咽试子定位在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及 U 型块固定相连,将所述 U 型块左右滑动,将咽试子装配于手持本体的试子插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