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6422.7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荣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王风平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弹簧 供料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包括不锈钢出料口、安装板、罩壳、四个出料筒、料筒安装座、推料板、限位块、把手、连接板、铝型材立柱、上料杆、接近开关、插拔销、气门弹簧上座、气门弹簧下座、支撑脚座、固定座、加固座和感应块,所述料筒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具有体积小节约空间以及操作方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防止少装和漏装,每次上料可以满足多次装机需求,避免多次重复上料,每次取料只需推拉一次,即可取到一台发动机所需要的数量,从而该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提高了装配效率,可以有效避免少装或漏装气门弹簧座的问题,提升了装配时的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装配工艺中气门弹簧座手动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其种类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和电动机等,发动机的装配精度要求很高,在装配前,应对已经选配的零件和组合件认真清差,而目前发动机装配零件的上料方式大多为料盒供料,手工抓取,并且体积较大占用很大的空间,同时存在着每次抓取时容易多抓或少抓,浪费很多时间,效率低,容易少装或漏装的问题,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目前发动机装配零件的上料方式大多为料盒供料,手工抓取,并且体积较大占用很大的空间,同时存在着每次抓取时容易多抓或少抓,浪费很多时间,效率低,容易少装或漏装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包括不锈钢出料口、安装板、罩壳、四个出料筒、料筒安装座、推料板、限位块、把手、连接板、铝型材立柱、上料杆、接近开关、插拔销、气门弹簧上座、气门弹簧下座、支撑脚座、固定座、加固座和感应块,所述料筒安装座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出料筒的底端均与料筒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与罩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与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与铝型材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铝型材立柱的正面与接近开关的背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上料杆的背面均固定安装于铝型材立柱的正面,两个所述感应块的背面均与上料杆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铝型材立柱的底端与支撑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座的上表面与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右侧面与铝型材立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铝型材立柱的左侧面与加固座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座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底端固定安装于罩壳的顶端,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条纹。
优选的,所述气门弹簧上座的背面和气门弹簧下座的背面均与罩壳的正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四个出料筒,可以一次上料满足多次装机需求,并且每次装机只需右手推动把手往复一次,把手带动四个推料板经过出料筒下部时会把四个气门弹簧下座推到不锈钢出料口处,气门弹簧下座经过不锈钢出料口落进左手,从而每次的出料数量刚好满足一台发动机的装配需求,防止少装,并且每次推动把手时接近开关向站位传送一次信号,表明已经取料,防止漏装,从而该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具有体积小节约空间以及操作方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防止少装和漏装,每次上料可以满足多次装机需求,避免多次重复上料,每次取料只需推拉一次,即可取到一台发动机所需要的数量,从而该气门弹簧座供料机构提高了装配效率,可以有效避免少装或漏装气门弹簧座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罩壳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出料筒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出料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