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导管房室瓣膜置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6329.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戴宇峰;潘炳跃;王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管 房室 瓣膜 置换 系统 | ||
1.一种经导管房室瓣膜置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瓣膜支架(10)、人工瓣叶(20)、锚定件(30)以及固定环(40);所述固定环(40)为圆圈状的一圈或者多圈环形结构;所述瓣膜支架(10)包括本体支架(11)、心房盘面(12)和连接件(13);所述锚定件(30)为若干个连接在本体支架(11)的反折向心房侧的末端圆钝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0)由金属或者高分子材料构成,在体外为开环结构,拉直后经导管输送,输送到体内后释放开后变为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0)具有放射显影性,以便在手术时通过X线机可以看到固定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支架(11)为圆筒状或上宽下窄的近似圆筒状的支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房盘面(12)为本体支架心房端向外周延伸的圆盘样结构,与本体支架(11)相连,用于将瓣膜支架心房侧固定,并防止瓣周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是连接在本体支架心房侧的若干个心房侧突起的结构,用于与输送系统可分解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为圆形、椭圆形或者耳朵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30)为一端为圆钝自由末端、另一端连接于本体支架(11)的心室侧且向心房侧反折的结构,整体呈条索形、三角形、耳片状、S形或椭圆形,数量为2-6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锚定件(30)的自由末端在本体支架(11)轴向上靠近心房盘面(12),在本体支架(11)的径向横截面上靠近本体支架(11)设计,以此防止人工瓣膜偏向心房侧植入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30)具有形态记忆属性,由形态记忆金属制成;在输送状态,锚定件(30)被拉向心室侧方向与本体支架在轴向串联,便于减少输送导管尺寸;在释放后工作状态,能恢复记忆形态,反折朝向心房侧且贴近心房盘面(12)和本体支架(1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10)的本体支架(11)及心房盘面(12)为多个菱形网格状单元组合而成的网状支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10)由记忆合金制成,具有形态记忆性及自膨胀性质;瓣膜支架(10)在体外可以压缩进输送导管,到体内后膨胀恢复工作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10)为激光切割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锚定件(30)和本体支架(11)为独立结构,采用物理连接方式相互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瓣叶(20)为缝合在本体支架(11)腔内的人工瓣膜,为三叶瓣,采用牛心包、猪心包或者高分子材料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还包括覆膜,所述覆膜采用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构成,覆盖在本体支架(11)的外周以及心房盘面(12),以防止瓣周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3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