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75634.3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陆游游;舒继武;李俊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9/46;G06F9/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编程 交换机 分布式 事务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分布式事务的参与当前事务处理阶段的至少一个服务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若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到针对非末次事务处理阶段的第一消息的个数等于消息个数阈值,且每个第一消息中的类型信息指示为成功,则可编程交换机向目标节点发送第二消息,若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到的针对末次事务处理阶段的第一消息的个数等于相应的消息个数阈值,且每个第一消息中的类型信息指示为成功,或者,若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到当前事务处理阶段的第一消息中的类型信息指示为失败,则可编程交换机向客户端节点发送分布式事务处理结果。因此,能够大大提高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布式事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事务是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的运算单元,该运算单元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的特征。随着各种应用数据量的增大,数据必须被划分到不同的服务节点,涉及到多个服务节点参与的事务被称为分布式事务。分布式事务能够保证多个服务节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目前,在分布式事务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参与事务的多个服务节点直接和客户端节点进行多个事务处理阶段的网络交互来完成。在每个事务处理阶段的网络交互中,客户端节点都需要根据当前事务处理阶段的网络交互结果来发起下一事务处理阶段的网络交互。每个事务处理阶段均由客户端节点发起和结束,增加了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时延,导致了分布式事务处理性能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解决分布式事务处理性能低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包括可编程交换机、客户端节点、多个服务节点,该方法包括:
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分布式事务的参与当前事务处理阶段的至少一个服务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当前事务处理阶段为分布式事务中多个依次处理的事务处理阶段中的一个事务处理阶段,第一消息包括分布式事务的标识、消息个数阈值、用于指示当前事务处理阶段的处理结果为成功或失败的类型信息、目标节点的标识。
若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到针对非末次事务处理阶段的第一消息的个数等于消息个数阈值,且每个第一消息中的类型信息指示为成功,第一消息中的目标节点的标识为参与下一事务处理阶段的至少一个服务节点的标识,则可编程交换机根据参与下一事务处理阶段的至少一个服务节点的标识,向参与下一事务处理阶段的至少一个服务节点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进行下一事务处理阶段。
若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到的针对末次事务处理阶段的第一消息的个数等于相应的消息个数阈值,且每个第一消息中的类型信息指示为成功,或者,若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到当前事务处理阶段的第一消息中的类型信息指示为失败,则可编程交换机向客户端节点发送分布式事务处理结果。
可选的,若当前事务处理阶段为多个依次处理的事务处理阶段中的末次事务处理阶段,则第一消息中目标节点的标识为客户端节点的标识。
可编程交换机向客户端节点发送分布式事务处理结果,包括:
可编程交换机根据第一消息中包括的客户端节点的标识,向客户端节点发送分布式事务处理结果。
可选的,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若可编程交换机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类型信息指示为失败,第一消息中的目标节点的标识为参与回滚事务处理阶段的至少一个服务节点的标识,则可编程交换机向参与回滚事务处理阶段的至少一个服务节点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指示进行回滚事务处理阶段。
可选的,多个依次处理的事务处理阶段为持锁阶段、版本检查阶段、写数据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5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