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自来水为原水的净水器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4990.3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覃芳敏;张玮亮;汪河伟;张阳;丘海伦;钟瑜;马向东;叶智坚;韩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28;G01N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饶周全 |
地址: | 5106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来水 净水器 净水 产水率 试验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自来水为原水的净水器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配制方法。配制净水率试验用水,碳酸盐、碳酸氢盐、氯化钠等试剂的组成、配比、溶液的酸碱度控制等都是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是否符合标准的关键,本发明基于大量的实验摸索,确定出通用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所得试验用水,符合国标中关于试验用水的水质指标要求,且以纯水为原水,原材料简单易得、经济环保、易于推广;操作更简便,水质验收指标性能更稳定。净水器水效检测涉及研发、生产、检测、监督检查各个环节,试验环节的节水潜力大,节水需求非常迫切。本发明对促进节水产品技术发展,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自来水为原水的净水器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用及类似用途反渗透、纳滤净水器,是以符合市政自来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为原水,以反渗透膜滤芯或纳滤膜滤芯为核心处理元件,用于改善水质、供家庭或类似场所使用的饮用水处理装置。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净化水质均需加压、加电,自来水经反渗透净水器或纳滤净水器处理后产生净水,同时也产生含盐量增加的浓缩废水。净水器的用水效率以净水产水率即总净水量占总进水量的比率来评价。
2017年,国家出台《水效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水效标识的产品目录》的用水产品,应当加施水效标识。随着社会节水意识的提升和节水技术的进步,推广高效节水净水器、提高净水器用水效率迫在眉睫。2021年即将发布的GB 34914-2017《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明确了净水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并规定净水产水率检测方法。本发明聚焦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的配制,旨在提出一种更高效、经济、便捷的配水方法。
根据GB34914-2021附录A规定,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的配制方法为:
用纯水(电导率<10μs/cm,总溶解性固体物质TDS<5mg/L)进行加标配制(以配制100L试验用水为例):
a)分别称取25.1g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21.05g七水合硫酸镁 MgSO4·7H2O、7.90g氯化钠NaCl,分别溶解于200mL的纯水中;称取26.53 g碳酸氢钠NaHCO3溶解于350mL的纯水中。
b)将上述溶液依次加入100L纯水中,每加入一种溶液后应立即搅拌均匀,全部加完后充分搅拌均匀。
c)量取5.2%的次氯酸钠NaClO原液5mL~10mL,用纯水稀释至1L,再量取100mL此稀释溶液加入上述100L配制液中,立即搅拌均匀。
d)用氢氧化钠溶液1wt%或盐酸溶液1+1调节pH值,使其在7.0~7.5范围内。
e)配制的试验用水应储存于避光的密闭容器中,应现制现用,不得使用隔夜配制的试验用水。
注:所配制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相当纯度。
国标配制方法的原水为不易获取的纯水,纯水经济价值高且制取时有废水产出。此外,国标方法所用试剂包含二水合氯化钙、七水合硫酸镁、氯化钠、碳酸氢钠、次氯酸钠原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试剂品种多,试剂之间相互干扰试验用水溶液容易析出晶体。该配水方案资源不节约,配制繁琐,稳定性不强,有较大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自来水为原水的净水器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配制方法。配制试剂的组成、配比、溶液的酸碱度等都是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是否符合标准的关键,本发明基于大量的实验摸索,确定出一种通用的配水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以自来水为原水的净水器净水产水率试验用水配制方法,按每100L 试验用水的量,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4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