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3992.0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秀;杜长福;朱文兵;黄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德景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云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钴锰 三元 材料 前驱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本发明在通入保护气的氛围下,将镍钴锰混合液、组合络合剂和碱液Ⅰ混合反应,得到浆料,将浆料固液分离,收集固相即得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组合络合剂由络合剂A和络合剂B组成;络合剂A包括酒石酸盐、柠檬酸盐、EDTA、焦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CyDTA中的至少一种;络合剂B包括亚硫酸盐、VC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组合络合剂替代氨,组合络合剂的成本低、无味道,生产过程中无废气处理,废水中无氨,三废处理费用低,生产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19年,全球三元材料前驱体产量为35万吨,增速35%,从三元前驱体各系别来看,523(Ni0.5Co0.2Mn0.3(OH)2)、622(Ni0.6Co0.2Mn0.2(OH)2)仍占主流,约占总量的67%,811(Ni0.8Co0.1Mn0.1(OH)2)及NCA(Ni0.8Co0.15Al0.05(OH)2)约占总量的30%。其中,中国三元材料前驱体产量增长率为38%,产量增长至27.5万吨,523及622占比为72%,而811及NCA占比为23%。SMM(上海有色网)预计,为解决里程焦虑,高镍化是三元材料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随着明星高端车型的研发,以及电池厂高镍电池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中低镍三元材料产量占比或进一步下滑,相应的三元前驱体占比将继续下滑。SMM预计,至2022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将增长至51.5万吨,2020年至2022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7%。
三元前驱体是当前汽车电动化中的电池的核心材料,三元前驱体材料的成本是推广新能源车的核心要素。相关技术中三元材料的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在氨性环境下,镍钴锰混合盐和碱反应生产三元前驱体材料,氨在汽提回收过程中会增加生产成本(与购买新氨水的成本相当);同时将氨水添加至反应体系中,会形成氨和铵盐的缓冲溶液体系,导致pH测定不准确,且pH值受缓冲溶液影响变化缓慢。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氨且生产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氨且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镍钴锰混合液、组合络合剂和碱液混合反应,得到浆料;
S2、将所述浆料固液分离,收集固相即得所述前驱体;
其中,所述络合剂由络合剂A和络合剂B组成;
所述络合剂A包括酒石酸盐、柠檬酸盐、EDTA(乙二胺四乙酸)、焦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和CyDTA(环己二胺四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络合剂B包括亚硫酸盐、VC(抗坏血酸)和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络合剂A与络合剂B的质量比为5~25:1。
络合剂A主要是控制金属离子的游离的浓度;络合剂B主要提供还原性气氛。在络合剂B所控制的还原性气氛下,游离的金属离子处于二价状态;因此,络合物A能够准确控制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浓度,从而实现对产品粒度及粒度分布进行准确控制(在碱性条件下、锰离子最容易被氧化成三价离子,镍、钴相对次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镍钴锰混合液由镍原料液、钴原料液和锰原料液混合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德景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德景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3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