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73810.X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彬;郭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4;H01Q1/00;H01Q2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赖均源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结构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其属于终端天线技术领域。该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射频开关模块以及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第一天线模块及射频开关模块内置于终端中,终端的原Type‑C接口装置替换为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射频开关模块包括两输入端、一输出端与一控制端,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天线模块,另一输入端通过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外接第二天线模块,输出端连接连接终端的射频模块,控制端连接终端的终端CPU。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天线技术采用传统手段优化能力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天线环境差、净空面积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们对智能终端的便携性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智能终端的外观设计有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当面对越来越小的天线高度净空面积和越来越恶劣的天线环境,如何确保天线性能和辐射效率,确保美观便携的基础上又有出色的性能。现有的天线技术主要是:金属边框镭雕天线,调谐开关控制等传统手段尽量优化天线性能,这些方案能提高部分天线效率,但是优化是有限的,不能根本解决天线环境差,净空面积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旨在解决现有天线技术采用传统手段优化能力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天线环境差、净空面积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模块、第二天线模块、射频开关模块以及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及所述射频开关模块内置于终端中,所述终端的原Type-C接口装置替换为所述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所述射频开关模块包括两输入端、一输出端与一控制端,一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模块,另一所述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外接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所述输出端连接连接所述终端的射频模块,所述控制端连接所述终端的终端CPU。
可选地,所述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包括第一射频信号线端子,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线端子连接所述射频开关模块的一所述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天线模块是否接入的GPIO端子,所述终端CPU包括GPIO信号输出引脚与GPIO信号输入引脚,所述GPIO信号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射频开关模块的所述控制端,所述GPIO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GPIO端子。
可选地,所述第二天线模块包括第二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与天线体,所述第二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与所述天线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包括第二射频信号线端子,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线端子连接所述天线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GPIO端子对应设置的接地下拉端子,所述接地下拉端子接地设置。
可选地,所述天线体包括1/4波长单极棒状天线、半波长双极棒状天线以及螺旋棒状天线中的任意一种。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的天线结构。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终端外壳以及内置于所述终端外壳中的终端CPU与射频模块,所述射频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终端CPU及所述射频开关模块的所述输出端,所述第一增强型Type-C接口装置安设于所述终端外壳上。
可选地,所述终端外壳包括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作为所述第一天线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3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