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以及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2480.2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东;吴立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兰热能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F23D14/48;F23D14/76;F23L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陈德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以及 锅炉 | ||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燃烧器以及锅炉,该燃烧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垂直布置外筒,且外筒嵌设有纵向凸伸出外筒的内筒;依次纵向贯穿内筒、外筒的中心喷管,中心喷管自由端形成向内筒的敞口边沿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一引流部,第一引流部形成供内筒内的气体经由内筒的敞口流通的气体流通空隙;横向布置于内筒的敞口处且与第一引流部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引流部。本发明解决现有燃烧器喷出的火焰使靠近燃烧器喷头的炉腔区域温度低、远离燃烧器喷头的炉腔区域温度高导致炉墙内侧的保温材料及炉墙外侧的金属等材料受到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金属疲劳的问题,并有助于降低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以及锅炉。
背景技术
在工业锅炉、隧道窑炉和大型工业加热器中通常设置以天燃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或者油等石化燃料为燃料的燃烧器,通过燃烧产生热量。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基本为采用扩散燃烧技术,并在燃烧器中通常设置主喷枪及旋风盘。天然气在主喷枪的前半段预热后将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但这种结构的燃气燃烧器依然尾气中存在较高NOX的问题,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及环保要求。低氮燃烧器是一种旨在降低燃烧器在燃烧时产生对环境有害的NOX(即氮氧化合物)的新型燃烧器。
参图1所示,一般现有的燃烧器喷头10喷出的火焰A为射流火焰,由此,使得靠近燃烧器喷头10的炉腔110内区域A1的温度低、远离燃烧器喷头10的炉腔110内区域A2的温度高的射流火焰,因此造成锅炉11炉墙内侧的保温材料、以及炉墙外侧的金属等材料由于受到热胀冷缩而容易产生裂缝、金属疲劳等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低氮燃烧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以及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喷出的火焰使得靠近燃烧器喷头的炉腔区域温度低、远离燃烧器喷头的炉腔区域温度高导致炉墙内侧的保温材料以及炉墙外侧的金属等材料受到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金属疲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器,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垂直布置外筒,且所述外筒嵌设有纵向凸伸出所述外筒的内筒;
依次纵向贯穿所述内筒、所述外筒的中心喷管,所述中心喷管的自由端形成有向所述内筒的敞口边沿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一引流部,且第一引流部形成有供所述内筒内的气体经由所述内筒的敞口流通的气体流通空隙;以及,
横向布置于所述内筒的敞口处且与所述第一引流部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引流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流通空隙配置为所述第一引流部靠近所述内筒的敞口内壁形成的纵向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引流部延伸至所述内筒的内壁;或,
所述气体流通空隙配置为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内筒的敞口内壁形成的预设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流部与所述内筒的内壁纵向延伸线的横向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引流部靠近所述气体流通空隙的位置形成有纵向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流部中朝向所述第二引流部的一侧与所述内筒的敞口齐平,且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中心喷管的中轴线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筒套设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贯穿所述外筒的底部;或,所述内筒部分套设于所述外筒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形成径向向内收缩的径缩环部,且所述径缩环部的开口边沿与所述内筒外壁的横向距离大于所述气体流通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兰热能设备(无锡)有限公司,未经瓦兰热能设备(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