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的多AUV任务分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72473.2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4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杨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G06N3/00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劳动 分工 模型 auv 任务 分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的多AUV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异构多AUV动态任务分配问题数学模型;
步骤1-1:异构多AUV系统动态任务分配问题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有N个异构AUV执行M个不同特性的任务,且在执行过程中,任务的数量和状态会发生变化,为保证任务执行的效率,需要异构多AUV系统实时进行动态任务分配;
步骤1-2:N个不同参数的AUV组成AUV群体,表示为AUV={AUV1,AUV2,…,AUVN};
将AUV的参数用集合进行描述,即:
{AUV_State AUV_Position AUV_Resource AUV_Speed AUV_Ability AUV_Scope}
其中,AUV_State代表AUV的状态,指空闲或执行任务;AUV_Position代表AUV所处的位置;AUV_Resource代表AUV携带的资源总量,简化表示为RC;AUV_Speed代表AUV的航行速度;AUV_Ability代表AUV执行任务的能力;AUV_Scope代表AUV执行任务的范围;
步骤1-3:被AUV执行的不同任务集合表示为TASK={TASK1,TASK2,…,TASKM},M表示任务的个数;将各任务使用集合进行描述,即:
{TASK_State TASK_Position TASK_Resource TASK_Value}
其中,TASK_State代表任务的状态,指任务是否被完成;TASK_Position代表任务所处的位置;TASK_Resource代表任务的需求资源数量,简化表示为RT;TASK_Value代表任务的价值;
步骤1-4:将异构多AUV系统动态任务分配问题表示为集合{TASK,AUV,Utotal},即输入一组任务给多AUV系统,通过动态任务分配使得系统整体效能最大;其中Utotal表示系统的效能函数,即目标函数;
步骤1-5:建立异构多AUV系统动态任务分配问题的约束条件:
其中,决策变量x(i,j)表示AUVi是否执行任务TASKj,x(i,j)=1表示AUVi执行TASKj,x(i,j)≠1表示不执行;j表示任务序号,i表示AUV序号;C表示一个AUV执行同一任务的次数,c表示一个AUV执行同一任务的次数序号;
式(1)中第1个条件表示同一时刻,一个任务能被多个AUV执行;
式(1)中第2个条件表示同一时刻,任意一个AUV只能执行一个任务;
式(1)中第3个条件表示同一AUV对于同一任务只能执行一次;
式(1)中第4个条件表示单个AUV或多AUV自行组成的联盟执行任务时,其携带的资源总量RCk必须满足任务所需的资源数量TASK_Recource(t)才能完成该任务,其中λ(λ≥1)表示联盟中AUV的个数;
步骤2:采用动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将AUV对应为蚂蚁;根据动态蚁群劳动分工模型的刺激—响应原理,将动态蚁群劳动分工的环境刺激模型、响应阈值模型及转移概率模型在异构多AUV系统动态任务分配问题上进行一一映射:
步骤2-1:环境刺激模型映射;
用sj(t)表示t时刻任务TASKj所对应的环境刺激值;初始时刻任务TASKj的环境刺激值sj(0)大小仅取决于执行的任务价值,即:
其中,TASK_Value(j)表示第j个任务的价值;
各个AUV结合任务的环境刺激值与自身对任务的响应阈值决定是否执行该项任务,如果该项任务没有被执行,则该项任务的环境刺激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则为:
sj(t+1)=(1-η)*(sj(t)+δj) (3)
其中,sj(t+1)表示t+1时刻任务TASKj所对应的环境刺激值,δj表示任务TASKj单位时间内环境刺激值的增量;η表示任务的完成度;
用表示AUV从当前所执行任务转去执行任务TASKj的相对环境刺激值:
当AUVi处于空闲状态时,则假定环境中存在一个虚任务TASK0与之对应且不对其状态进行更新,该任务TASK0的环境刺激值s0满足以下公式:
s0=min(s1,s2,…,sM) (5)其中,s1,s2,…,sM分别表示第1个到第M个任务的环境刺激值;
步骤2-2:响应阈值模型映射;
用ξij(t)表示t时刻AUVi执行TASKj的响应阈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及分别表示t+1时刻AUVi到任务TASKj的下一预测步的的距离及到达所需时间;w1与w2为考虑距离和时间的权重;n表示剩余资源数量不为零的AUV个数,m表示任务所需资源不为零的任务个数;
φi表示学习因子,反映AUVi的学习能力,φi1,φi的更新公式为:
其中,Nk(t-T)表明AUVi在时刻t之前执行相同类型任务k的次数;Stu∈(0,1)是初始学习因子;
为t时刻AUVi的资源消耗因子,表示AUVi的响应阈值随着资源消耗增大而增大,从而达到不执行任务的目的;的计算如下:
其中,RCi(0)和RCi(t)分别表示AUVi最初携带的资源及t时刻自身所拥有的资源;
ψi(t)表示t时刻AUVi的剩余资源占有率,计算如下:
用表示AUVi从当前所执行任务转去执行TASKj的相对响应阈值:
AUVi对虚任务TASK0的响应阈值ξi0(t)满足以下公式:
ξi0(t)=max(ξi1,ξi2,…,ξiM) (11)
其中,ξi1,ξi2,…,ξiM分别表示AUVi对第1个到第M个任务的响应阈值;
步骤2-3:转移概率模型映射;
用pij表示下一时刻AUVi转去执行TASKj的转移概率pij:
步骤3:采用循环竞争方案,解决任务冲突问题,为每个AUV分配任务;
步骤3-1:如果存在AUVi未被分配任务,则循环执行步骤3-2至步骤3-14,直至所有AUV均被分配任务;
当所有AUV均被分配任务时,分配过程结束,结束循环竞争方案;
步骤3-2:所有AUVi依据pij最大原则选择任务;
步骤3-3:当存在任务被多个AUV选择,则执行步骤3-4至步骤3-13;
当每个任务都被N个AUV中的一个选择时,则结束循环;
步骤3-4:如果任务TASKj在上次循环中已被分配AUV执行,则执行步骤3-5;否则跳至步骤3-6;
步骤3-5:提取已被分配任务TASKj的AUV,参与此次循环对任务TASKj的竞争;
步骤3-6:如果任务TASKj的需求资源数量RTjmin(RCi),则执行步骤3-7,否则跳至步骤3-8;
步骤3-7:分配ξij最小的AUV执行任务TASKj;
步骤3-8:如果min(RCi)RTjmax(RCi),则执行步骤3-9,否则跳至步骤3-10;
步骤3-9:在满足RCiRTj的AUV中分配ξij最小的AUV执行任务TASKj;
步骤3-10:如果max(RCi)RTjsum(RCi),则执行步骤3-11,否则跳至步骤3-12;
步骤3-11:将参与竞争的AUV按其对TASKj的响应阈值ξij从小到大排列并依次选择AUVi执行任务TASKj直到∑iRCi≥RTj;
步骤3-12:将所有AUV分配去执行任务TASKj;
步骤3-13:将竞争中淘汰的AUV对应的pij设置为0,表示下一次循环时不再考虑选择执行任务TASKj;
步骤3-14:如果存在AUVi满足pij=0(j=1,2,…,M),则为任务AUVi分配虚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4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