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2210.1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6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常占伟;何海涛;陈仲武;李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14 | 分类号: | B02C1/14;B02C23/00;B02C23/08;B03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棋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3 | 代理人: | 王征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属于建筑垃圾领域,包括初粉室,所述初粉室右侧设置有进料仓,所述初粉室后侧靠近底侧的位置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初粉室顶部固定连接有倒U形座,所述倒U形座相对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侧延伸至靠近初粉室底侧内壁的位置,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初粉板,所述初粉板底侧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初粉齿,它可以实现,将拆迁产生的含有铁钉、钢筋的混凝土块进行分离,并将铁钉、钢筋从混凝土块中分离,有效降低对混凝土块粉碎时,铁钉、钢筋将粉碎装置卡住或者导致粉碎装置快速磨损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往往含有大量的铁钉、钢筋,这些铁钉、钢筋一般和混凝土固定在一起,很难单独分离出来,因此,在对这部分建筑垃圾回收粉碎时,铁钉、钢筋、混凝土块都是一起粉碎,但是铁钉和钢筋硬度高较难粉碎,容易卡住粉碎装置或者造成粉碎装置快速磨损。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它可以实现,将拆迁产生的含有铁钉、钢筋的混凝土块进行分离,并将铁钉、钢筋从混凝土块中分离,有效降低对混凝土块粉碎时,铁钉、钢筋将粉碎装置卡住或者导致粉碎装置快速磨损的情况发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初粉室,所述初粉室右侧设置有进料仓,所述初粉室后侧靠近底侧的位置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初粉室顶部固定连接有倒U形座,所述倒U形座相对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侧延伸至靠近初粉室底侧内壁的位置,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初粉板,所述初粉板底侧设置有分布均匀的初粉齿。
进一步的,所述初粉板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座,所述U形座相对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初粉室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支撑座顶部且位于第一伺服电机前方的位置绕线组,所述绕线组内部设置有可控自动抱死装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与绕线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U形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并与绕线组内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初粉室左侧固定连接有分离室,所述初粉室与分离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分离室顶部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块,每组连接块有三个,左方的和右方的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外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室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螺杆,所述移动螺杆与中间的两个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螺杆与移动块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初粉室右侧内壁紧靠底侧的位置开设有推槽,所述初粉室右侧靠近底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多级气缸,所述第一多级气缸输出端延伸至推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与推槽相适配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底侧延伸至靠近初粉室底侧内壁的位置并开设有隔离槽,所述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多级气缸,所述第二多级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隔离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隔离槽相适配且滑动连接,所述隔离板的高度大于支撑座底侧与初粉室底侧内壁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