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间通信建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0612.8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7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硕;盛国军;唐宇;庄明旭;安景斌;许旭;董亮;曾远毅;余涛;李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9/40;H04L41/08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通信 建立 方法 系统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间通信建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设备间通信建立方法,包括:根据与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约定的通信密钥,构造多个探测数据包经由第一内网中的出口设备发送至第二内网;在接收到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针对目标探测数据包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时,根据响应数据包,确定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的公网端口;根据第二内网的公网地址以及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的公网端口,向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发送确认响应数据包,以建立与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的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待建立通信的双方互相发送包含约定内容的探测数据包,在分属不同内网的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了通信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间通信建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智能工厂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两家智能工厂之间设备进行数据互相通信。根据现阶段互联网特点,智能工厂在访问互联网时会向运营商申请网络宽带,运营商会向智能工厂企业分配互联网公网地址,而企业内部的多个设备将会被分配企业的内网地址,这些内网地址在互联网是不可以被访问到的,也就是说其他设备无法向这些处于内网的设备发起通信。
现有技术中,在内网设备之间需要进行通信时,通常会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将内网设备的内网地址映射到公网地址上,从而实现内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或者通过部署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实现内网设备之间的通信,还可以是通过一个具有公网地址的第三方节点作为双方的流量中转,实现内网设备之间的通信。
上述方式一方面,需要处于智能企业出口设备支持NAT功能,或者需要额外购买支持VPN功能的设备,或者需要部署一个具有公网地址的第三方通信节点,建立通信的成本普遍较高。另一方面,将内网设备的内网地址映射到公网地址上,将VPN设备映射到公网网络,均具有网络安全风险,并且具有公网地址的第三方节点也有被恶意攻击的风险,数据安全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通信建立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通过待建立通信的双方互相发送包含约定内容的探测数据包,在分属不同内网的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了通信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间通信建立方法,由第一内网中内网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与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约定的通信密钥,构造多个探测数据包经由第一内网中的出口设备发送至第二内网;
其中,所述出口设备中存储与内网设备对应的转化条目,所述转化条目中包括:内网设备的内网地址和内网端口与内网设备的公网地址和公网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接收到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针对目标探测数据包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时,根据所述响应数据包,确定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的公网端口;
根据第二内网的公网地址以及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的公网端口,向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发送确认响应数据包,以建立与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的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间通信建立方法,由第一内网中出口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内网中内网设备向第二内网发送探测数据包,将所述探测数据包的源地址和源端口转化为内网设备的公网地址和公网端口,并维护转化条目;
在接收到第二内网中内网设备针对目标探测数据包反馈的响应数据包时,根据所述转化条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对应的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转化为内网设备的内网地址和内网端口。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间通信建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未经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0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