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太阳辐射、风速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的岩石耐崩解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70544.5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3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朱苏正;王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太阳辐射 风速 干湿 循环 共同 作用 岩石 崩解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模拟太阳辐射、风速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的岩石耐崩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4),支架内壁设有承台(5),支架(4)顶部设有用于固定试样的抱箍(1),料盆(18)与支架(4)底部通过螺栓(3)连接,料盆(18)和支架(4)组成内腔(23),支架(4)外壁设有若干槽孔(2),槽孔(2)内设有氙灯(13),槽孔(2)靠近内腔(23)的一侧设有透光板(16),料盆(18)侧壁分别设有进风管和水管,进风管用于与鼓风装置连通,进风管和水管上分别设有进风阀门(21)和水管阀门(20),支架(4)上部设有排气管和风速测量装置(8),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7),排气管和风速测量装置(8)的高度低于承台(5)的高度;风速测量装置(8)包括延伸至内腔(23)中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端部设有与其垂直的进风孔(11),支撑杆(10)内设有与进风孔(11)连通的转动槽(24),转动杆(25)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4)中,转动杆(25)端部设有在进风孔中转动的球体(26),球体(26)上设有通孔(27),通孔(27)垂直转动杆设置,转动杆(25)端部设有手轮(9),转动杆(25)上设有与通孔(27)连通的安装孔(28),热线风速仪(12)的测量头插入安装孔(28)中;槽孔(2)远离实验腔的一侧设有隔热板(14),氙灯(13)设置在透光板(16)和隔热板(14)之间;
氙灯(13)位于承台(5)和底座(17)之间,所述料盆(18)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容器,料盆(18)与底座(17)密封连接;
所述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岩石试样放入承台(5)上,拧紧螺栓(3),使试样与承台(5)紧密贴合;
步骤2:手轮(9)顺时针旋转90°,关闭风速测量装置(8),打开排气阀(7),关闭进风阀门(21),从水管阀门(20)向内腔(23)内注水直至排气阀(7)有水流出,关闭排气阀(7);
步骤3:从水管阀门(20)向内腔(23)内加压,试样浸水达到湿化时间后结束湿化过程;
步骤4:湿化过程结束后,打开排气阀(7)和水管阀门(20),排出内腔(23)内的水;
步骤5:手轮(9)逆时针旋转90°,打开风速测量装置(8),关闭水管阀门(20),打开进风阀门(21)向内腔(23)内鼓入一定温度的风,通过热线风速仪(12)实时测量风速来调节鼓风机的功率大小,使风速满足所需要求;
步骤6:重复步骤2-5,试样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若干次湿干循环,崩解物崩落在料盆(18)中,待试验结束后,收集崩解物进行粒度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太阳辐射、风速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的岩石耐崩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4)靠近氙灯(13)的一侧设有反光膜(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太阳辐射、风速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的岩石耐崩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16)的材质为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太阳辐射、风速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的岩石耐崩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台(5)上侧设置密封条(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太阳辐射、风速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的岩石耐崩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盆(18)上侧设有密封槽(19),密封槽(19)内设有环形密封条(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太阳辐射、风速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的岩石耐崩解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为“几”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05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