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拾音器及飞行器探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9961.8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步远;张磊;李贵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之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S11/14 | 分类号: | G01S11/14;G01H11/06;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 地址: | 1001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拾音器 飞行器 探测 系统 | ||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拾音器,包括:声波导向部,用于收集特定方向的声波并传导至声波谐振部;声波谐振部,用于基于与所述声波相同的频率产生谐振并输出电信号;信号处理单元,设于声波导向部中空壳体内,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输出相应的音频信号;所述声波导向部为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声波谐振部设于所述中空壳体内远离壳体开口的一端,所述声波谐振部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该拾音器作为声波探测系统的前端,形成声波谐振飞行器低空探测系统,解决现有声波探测系统由于常规拾音器受环境影响而使得探测距离有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拾音器及飞行器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因其体积巧、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特点,成为近几年发展最迅猛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无人机应用的不断增加,无人机已由民用转为进行敌对攻击,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因此对无人机的探测、反制及防控管理,已成为全世界的普遍难题。
目前无人机探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有雷达探测、无线电频谱探测、光电探测、电视广播探测和声波探测。以上技术手段均有其固有缺陷。雷达探测技术无法探测非导体材料的无人机,及悬停状态的无人机,容易受环境干扰,且有电磁污染;无线电探测技术无法探测“非通讯”状态下的无人机及带有调频反制功能的无人机,且易受电磁干扰;光电探测技术探测范围有限且易受雾霾、雨雪、沙尘天气的影响;电视广播探测技术需多点定位。声波探测技术由于现有应用的常规拾音器频率响应范围较宽,且在拾音孔或拾音面在空间易受风的干扰,使探得其测距离较小。
发明内容
本方案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拾音器,作为声波探测系统的前端,形成声波谐振飞行器低空探测系统,解决现有声波探测系统由于常规拾音器受环境影响而使得探测距离有限的问题。
本方案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探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如下:
一种拾音器,包括:
声波导向部,用于收集特定方向的声波并传导至声波谐振部;
声波谐振部,用于基于与所述声波相同的频率产生谐振并输出电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设于声波导向部中空壳体内,用于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输出相应的音频信号;
所述声波导向部为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声波谐振部设于所述中空壳体内远离壳体开口的一端,所述声波谐振部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开口的直径沿着轴线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声波谐振部包括一封闭的中空谐振腔,所述谐振腔内设有振子和弹簧,所述振子通过弹簧与所述谐振腔的腔体内壁连接并悬置于所述谐振腔空间内,所述谐振腔的腔体壁上固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的针尖穿过所述腔体壁后顶住所述振子。
优选的,所述振子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振子为压电元件。
优选的,所述声波导向部内包括一个或多个声波谐振部;所述多个声波谐振部的谐振腔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优选的,所述声波导向部的中空壳体的壳壁从声波导向部的内部至外部依次包括真空隔音层和隔音棉层。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为滤波放大电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探测系统,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拾音器。
优选的,所述飞行器为低空飞行无人机。
优选的,包括多个所述拾音器,多个拾音器形成360°环形阵列。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之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世纪之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