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粉煤灰压铸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9844.1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黎琪;钱国余;薄连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亭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20 | 分类号: | B28B3/20;B28B17/0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培越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粉煤 压铸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粉煤灰压铸处理设备,本发明涉及粉煤灰处理技术领域。该环保型粉煤灰压铸处理设备,挤压齿轮转动对粉煤灰进行挤压,使其通过压铸盘表面的压铸出料孔压铸成块状出料,此时风机的出风通过循环管道输送到干燥管道内,干燥管道对着电加热板进行出风,产生的热风吹送到压成块状的粉煤灰进行干燥,可以快速的对粉煤灰进行压铸成型,有效的防止粉尘扬起,并且压铸之后节约了空间,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煤灰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粉煤灰压铸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定废物。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目前,对粉煤灰处理的途径是将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掺和料。从燃煤电厂运输粉煤灰到搅拌站,装车时又会产生扬尘,造成二次污染。
根据专利号为CN107117468B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粉煤灰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1)在对粉煤灰进行处理时,不能对粉煤灰进行挤压,在进行后续加工时占用大量空间,并且会有粉尘飞溅。
(2)在对加工设备内部进行清理时,结构过于复杂,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粉煤灰压铸处理设备,解决了在对粉煤灰进行处理时,不能对粉煤灰进行挤压,在进行后续加工时占用大量空间,并且会有粉尘飞溅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型粉煤灰压铸处理设备,包括除尘箱、承接底座以及固定在承接底座顶部的压铸箱,所述压铸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的底部与压铸箱的顶部连通,下料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所述承接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贯穿承接底座的顶部并延伸至承接底座的下方,所述驱动轴的表面与承接底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位于承接底座内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承接底座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从下到上依次贯穿承接底座、压铸箱和下料箱并延伸至下料箱的内腔,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分别与承接底座、压铸箱和下料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下料箱内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齿轮,所述下料箱的底部连通有压铸盘,所述压铸盘的表面开设有与挤压齿轮的表面适配的压铸出料孔,所述转动轴位于承接底座内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表面与从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导卷,挤压齿轮转动对粉煤灰进行挤压,使其通过压铸盘表面的压铸出料孔压铸成块状出料,此时风机的出风通过循环管道输送到干燥管道内,干燥管道对着电加热板进行出风,产生的热风吹送到压成块状的粉煤灰进行干燥,可以快速的对粉煤灰进行压铸成型,有效的防止粉尘扬起,并且压铸之后节约了空间,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斗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扬尘板,所述防扬尘板设置有两个,且在进料斗的内腔交错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贯穿电机箱和下料箱并延伸至下料箱的内腔,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分别与电机箱和下料箱的内腔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亭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亭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